[发明专利]一种丙氨酸生产结晶蒸发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7337.7 | 申请日: | 202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4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郑辉;刘焕书;徐龙;廖虎虎;郭治远;刘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新旗氨基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B01D9/00;B01D9/02;B08B1/04;B08B5/02;C07C227/42;C07C2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59 | 代理人: | 毋军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氨酸 生产 结晶 蒸发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氨酸生产结晶蒸发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加热皿模块,外壳的上端嵌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气体输送模块,固定框的下端设置有电动转动盘,电动转动盘的边缘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擦拭组件,电动转动盘的中部设置有可输送气体的转轴,转轴的下端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搅动组件,外壳的外部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出口组件,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搅拌结构通常为单轴体周向转动,搅动的区域有限,且对于附着在蒸发皿结构上的晶体难以进行收集,导致部分晶体未被收集,随着下一批液态丙氨酸的加入,这部分晶体重新溶于水中,收集率降低等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氨酸生产结晶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丙氨酸生产结晶蒸发器。
背景技术
丙氨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异臭,带有甜味。化学性能稳定,易溶于水(16.5%,25℃),丙氨酸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蒸发结晶,蒸发结晶操作是指加热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蒸发结晶技术也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化工、制盐、油田、生物燃料、化工、发电、造纸、氯碱、金属采矿等行业,现有的蒸发结晶方式主要通过搅拌加热,随后对加热产生的晶体进行收集。
但是,在现有蒸发结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现有的搅拌结构通常为单轴体周向转动,搅动的区域有限,不利于全面的搅拌,降低了结晶效率,且对于附着在蒸发皿结构上的晶体难以进行收集,导致部分晶体未被收集,随着下一批液态丙氨酸的加入,这部分晶体重新溶于水中,收集率降低,且前一批丙氨酸的溶入使得当前液态含丙氨酸的量增加,延长了蒸发的时间,降低了结晶效率。本申请设计了一种丙氨酸生产结晶蒸发器来解决以上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实现对液态物料进行快速搅拌蒸发以及对蒸发后的晶体进行及时输出,本申请提供一种丙氨酸生产结晶蒸发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丙氨酸生产结晶蒸发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丙氨酸生产结晶蒸发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加热皿模块,外壳的上端嵌入有密封盖,密封盖的上端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内部设置有气体输送模块,固定框的下端设置有电动转动盘,电动转动盘的边缘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擦拭组件,电动转动盘的中部设置有可输送气体的转轴,转轴的下端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搅动组件,外壳的外部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出口组件。
所述转轴包括轴体、深入腔、孔一、孔二,轴体安装在电动转动盘的下端,且伸入管穿过电动转动盘后深入到轴体开设的深入腔中,深入腔的下半部分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孔一、孔二,通过隔断件的升降来控制孔一、孔二的通气情况,在隔断件处于初始位置时(最低位置),孔一为打开状态,孔二为关闭状态,此时气体输送模块输入的气体通过孔一进入到连接腔内从而吹动风动件转动,使得同步转动的搅动件对液态物料进行搅动,在隔断件上升到最高位置时(加热皿模块上端抵在连接架的下端),孔一为关闭状态,孔二为打开状态,此时气体输送模块输入的气体通过孔二进入到外壳的内部,从而吹动晶体,并配合连接架底端的刮动,从而对附着的晶体进行刮离,再通过气吹将晶体吹出。
所述搅动组件包括连接架、连接腔、风动件、搅动件、搅动棒和隔断件,连接架安装在轴体的外壁上,连接架内部开设的连接腔与孔一位置对准,且连接腔中均匀设置有风动件,风动件的下端设置有可伸缩的搅动件,连接架上均匀开设有隐藏槽,隐藏槽中滑动设置有搅动棒,在上升的加热皿模块上端抵在连接架的下端时,搅动棒隐藏在隐藏槽中,且搅动棒、搅动件之间为间隔布置,转轴的侧端上下滑动设置有隔断件,隔断件用于控制孔一、孔二的通气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皿模块包括加热皿、加热层、连接框和气缸,加热皿的下端设置有加热层,加热层安装在连接框的内部,连接框与外壳的底端之间连接有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新旗氨基酸有限公司,未经淮北新旗氨基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7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