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NT-PCM矿工降温服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24850.0 | 申请日: | 2023-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0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张颖;罗烨;程金玉;袁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A41D2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 地址: | 20005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nt pcm 矿工 降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NT‑PCM矿工降温服,所述矿工降温服的胸部、腹部、背部设有多个CNT‑PCM封装袋,所述CNT‑PCM封装袋的制备方法为:将正十八烷与碳纳米管通过熔融混合法制得CNT‑PCM,将CNT‑PCM用PA/PE复合袋进行封装即可。本发明可有效提高相变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释冷速率,使相变材料充分融化,能在矿井工人工作的时段充分吸收热量,有效提高降温效果。不需要使用电源或蓄电池等,满足矿井的防爆要求。此外,CNT‑PCM相变的整个过程中,只在初始的30分钟左右硬度较大,之后硬度大幅度减小,相比PM‑PCM穿着舒适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有效提高矿井工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NT-PCM矿工降温服,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增加,以及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散热与地散热也不断提高。煤矿工人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不仅会因疲劳、精神不振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人体部分生理系统会由于高温而导致代谢失调,这严重影响了人体的身心健康,严重者导致死亡。目前我国矿井开采深度已达800m,并且还在持续向下延伸,原岩温度达到了40~50℃,工作面温度达34~36℃,工人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害。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人体降温服作为降温装置。目前国内外的矿用降温服可大致分为气体降温服、液体降温服、相变降温服。气体冷却服通过制冷装置将低温气体压入服装内,虽然效果较好,但服装十分臃肿,限制了工人的活动,难以开展工作。液体冷却服重量过大穿着不便,且存在泄露危险。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具有巨大的相变潜热,其在熔化过程中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以达到降温的目的,相变降温服相比之下更适用于井下作业。但是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低,热响应速度慢,冷量释放率低。若仅依靠纯相变材料,矿井工人作业结束时,与人体体温相对较低的区域接触的相变材料可能都没有相变结束,无法充分吸收人体散发出的热量,还会使得降温区域分布不均,降温服的降温效果大大下降。所以,需解决这一缺点,才能使矿工降温服达到预期的降温效果。
金属泡沫作为多孔基体材料,其比表面积大、导热能力强,与相变材料结合浸润性好,将这种多孔基复合相变材料(Porous matrix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PM-PCM)应用于矿井工作服,能有效加快冷量的释放,更快速的为人体降温。同时,由于多孔介质优秀的吸附能力,PM-PCM还能防止液态相变材料泄露。但金属泡沫硬度过高,参与制成降温服会导致穿着舒适性大大降低,从而降低矿井工人的工作效率。
相变降温服与微型风扇式降温服相结合,在相变降温服的基础上,添加微型风扇和移动电源,通过微型风扇,将相变材料所储存的冷量散发到各个部位,解决降温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而且,风扇转动可加强气流,强化皮肤表面的换热,加快汗液蒸发,提高了降温效果。其缺点在于,相变材料的释冷速率仍然没有得到提升,部分相变材料在矿井工人作业的过程中没有完全融化,吸收的热量没有增多。而且,矿井下存在瓦斯等有害气体,降温服中使用电源可能会有爆炸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强相变降温服的降温效果,又兼顾穿着舒适性和安全性的矿工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NT-PCM矿工降温服,所述矿工降温服的胸部、腹部、背部设有多个CNT-PCM封装袋,所述CNT-PCM封装袋的制备方法为:将正十八烷与碳纳米管通过熔融混合法制得石蜡/碳纳米管复合相变材料,即CNT-PCM,将CNT-PCM用PA/PE复合袋进行封装即可。
优选地,所述正十八烷与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8:1-20:1。
更优选地,所述正十八烷与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9:1(一般为±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4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