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岩体开采装置及开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2036.5 | 申请日: | 202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8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江红祥;赵良;张晓迪;刘送永;杜迈;郝尚清;李洪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科中迈(徐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科智能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25/16 | 分类号: | E21C25/16;E21C25/60;E21C25/68;E21C41/16;E21D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开采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岩体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矿机(1)、刮板输送机(2)和液压支架(3);所述刮板输送机(2)和液压支架(3)正对工作面,位于工作面两侧的顺槽之间;所述采矿机(1)包括机体(1-2)、盘形滚刀(1-1)和牵引链(1-3),所述机体(1-2)通过牵引链(1-3)可移动地设于刮板输送机(2)上;所述盘形滚刀(1-1)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于机体(1-2)正对工作面的一侧上,其内部设有射流喷嘴(1-1-1)、分支流道(1-1-2)和主流道(1-1-3),所述主流道(1-1-3)位于盘形滚刀(1-1)的中心轴线处,一端与盘形滚刀(1-1)外的高压射流泵连接,另一端与分支流道(1-1-2)联通,所述分支流道(1-1-2)设于盘形滚刀(1-1)的刀圈(1-1-4)内,两端分别联通主流道(1-1-3)和射流喷嘴(1-1-1),所述射流喷嘴(1-1-1)设于盘形滚刀(1-1)的刀圈(1-1-4)边缘;所述刮板输送机(2)与液压支架(3)通过推移油缸(4)连接,所述推移油缸(4)为双活塞油缸,其活塞与刮板输送机(2)连接,用于推动刮板输送机(2)向工作面方向移动;其活塞杆与液压支架(3)连接,用于拉动液压支架(3)向工作面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岩体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滚刀(1-1)的刀圈(1-1-4)材质为高强度合金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岩体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流道(1-1-2)设有3~6个,均匀分布于盘形滚刀(1-1)与工作面接触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岩体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喷嘴(1-1-1)的内腔为指数型渐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岩体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射流泵上设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岩体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矿机(1)还包括装载板(1-4),所述装载板(1-4)设于盘形滚刀(1-1)之间,且与工作面成45°~75°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岩体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输送机(2)包括刮板(2-1)、刮板链(2-2)和中部槽(2-3),所述中部槽(2-3)之间相互连接组成运输溜槽,所述刮板(2-1)分别设于刮板链(2-2)上,所述刮板链(2-2)设于运输溜槽内,并带动刮板(2-1)沿运输溜槽做循环圆周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岩体开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槽(2-3)的后槽帮上设有正对工作面的雾化喷嘴(2-4)。
9.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岩体开采装置的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矿机(1)由工作面一端的顺槽向另一端的顺槽运动,采矿机(1)上与工作面相接的一侧的盘形滚刀(1-1)作为工作滚刀以端部进刀的方式楔裂破碎岩体,同时该盘形滚刀(1-1)对应的高压射流泵开启,高压水射流经射流喷嘴(1-1-1)射出冲击岩体;
步骤二、采矿机(1)运动至另一端的顺槽后,推移油缸(4)向工作面前进方向推移刮板输送机(2)和采矿机(1),推移距离为盘形滚刀(1-1)的单次切削厚度;
步骤三、采矿机(1)反向由工作面另一端的顺槽向一端的顺槽运动,采矿机(1)上与工作面相接的一侧的盘形滚刀(1-1)作为工作滚刀以端部进刀的方式楔裂破碎岩体,同时该盘形滚刀(1-1)对应的高压射流泵开启,高压水射流经射流喷嘴(1-1-1)射出冲击岩体;
步骤四、采矿机(1)运动至一端的顺槽后,推移油缸(4)向工作面前进方向推移刮板输送机(2)和采矿机(1),推移距离为盘形滚刀(1-1)的单次切削厚度;
步骤五、循环步骤一至步骤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岩体开采装置的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射流采用无靶距射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科中迈(徐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科智能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国科中迈(徐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科智能矿山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20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