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屋顶临边作业移动安全挂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19356.5 | 申请日: | 202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2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罗显跃;唐卫华;张宇潇;詹乐贵;廖洪超;张翅;黎婧;王祥兰;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赵嘉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作业 移动 安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屋顶临边作业移动安全挂点装置,包括卡箍,所述卡箍通过螺栓固定在屋顶墙面的上端,所述卡箍的顶部固定有挂环。本发明利用螺栓将卡箍固定在屋顶墙面的上端后,工作人员将安全带系好后,将安全带的卡扣扣在挂环上即可,可提高作业的安全性,且一人便可进行操作,安拆方便,可周转使用,提高劳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屋顶临边作业移动安全挂点装置,属于电力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作人员在变电站的控制室的屋顶进行摄像头安装、调试、维护等临边作业时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需系安全带。
安全带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将远离工作人员的一端通过锁扣挂在护栏、脚手架、柱子等牢固的位置上。
由于屋顶没有可以供安全带的锁扣固定的护栏、脚手架、柱子等结构,因此,现有的做法是,两个人配合作业,其中一个人站在楼顶充当护栏、脚手架、柱子等结构的作用,在另外一人作业的时候利用身体和手部将安全带的绳子往后拉。
上述操作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需要两个人同时配合作业,导致劳动效率低下;
2.站在楼顶的那个人并非是固定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屋顶临边作业移动安全挂点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屋顶临边作业移动安全挂点装置,包括卡箍,所述卡箍通过螺栓固定在屋顶墙面的上端,所述卡箍的顶部固定有挂环 。
优选的,所述卡箍为U形。
优选的,所述卡箍的侧面固定有水平的第一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卡箍的顶部与侧壁的连接处固定有L形第二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卡箍的上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挂环固定在所述固定块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卡箍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且所有的卡箍之间通过同一根连接杆连接,安全带的锁扣套在连接杆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最左端和最右端的两个所述卡箍,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中,利用螺栓将卡箍固定在屋顶墙面的上端后,工作人员将安全带系好后,将安全带的卡扣扣在挂环上即可,可提高作业的安全性,且一人便可进行操作,安拆方便,可周转使用,提高劳动效率。
2.与实施例1相比,本发明实施例2中,通过设置两个卡箍和连接杆,增加装置的稳固性能,且工作人员的活动半径增大,不用频繁地调整卡箍的位置,即使一端的卡箍与墙体同时掉落的话,连接杆与另外一端的卡箍仍然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提高整体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 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墙面1、卡箍2、第一加强筋3、第二加强筋4、固定块5、挂环6、连接杆7、安全带的锁扣8、螺母9。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9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材加工除尘装置
- 下一篇:工件的缺陷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