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语用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11879.5 | 申请日: | 202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7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董辰;张鹏浩;梁灏泰;韩书君;安万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薛海波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语用导频 信道 估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语用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包括:发送端向待进行语用功能校准的接收端发送语用导频信号,语用导频信号中包含接收端的原始语用功能信息;接收端根据语用导频信号对自身相应的语用功能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并反馈至发送端;发送端将测试结果和接收端的原始语用功能信息进行对比,利用预设偏离函数计算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语用层面的信号变形情况;若信号变形情况在预设可接受范围内,发送端与接收端进行语用通信;否则,不进行语用通信。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语用导频信号对接收端在语用功能层面进行校准,从而实现语用功能层面的信道估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语用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5G的三大应用场景分别是:一、增强移动宽带(eMBB);二、大规模物联网(MIoT);三、低时延高可靠(URLLC),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这些应用场景中都凸显出了对通信速度和通信数据量的巨大需求,但现有通信技术已接近香农物理层容量极限,在万物互联的时代,5G也会逐渐承受不住对通信速率和吞吐量的巨大需求,因此,通信领域开始向信息的源头进行探索,希望通过减少所需传输的信息量来减轻通信过程中的压力。另一方面,现代通信中人工智能和通信紧密结合,而人工智能所需要的更多是面向对象的功能,而不是分毫不差的比特流,这也为减少信源的数据量提供了启发。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语用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解决现有通信技术无法满足通信速率和吞吐量的巨大需求且忽视语用功能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语用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用导频设置于智简网络的各个节点中,根据信道估计需求,将所述智简网络中相应的节点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方法在发送端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向待进行语用功能校准的接收端发送语用导频信号,所述语用导频信号包含所述接收端的原始语用功能信息;
接收由所述接收端反馈的测试结果,所述测试结果是由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语用导频信号对自身相应的语用功能进行测试得到;
将所述测试结果和所述接收端的原始语用功能信息进行对比,利用预设偏离函数计算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语用层面的信号变形情况;
若所述信号变形情况在预设可接受范围内,与所述接收端进行语用通信;否则,不进行语用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向待进行语用功能校准的接收端发送语用导频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路由表更新的RIP协议,所述智简网络中各节点分享自身具有的语用功能信息,以得到所述接收端的原始语用功能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信号变形情况在预设可接受范围内,与所述接收端进行语用通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段,向所述接收端再次发送所述语用导频信号,以监控信道状态;
若监控期间得到的信号变形情况超出所述预设可接受范围,停止与所述接收端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仅包含一个发送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多个语用导频信号,以对所述接收端的多个语用功能进行校准;
对各语用导频信号进行编号,并标注优先级,所述接收端根据各语用导频信号的优先级进行测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包含多个发送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多个语用导频信号时进行复用处理,以减少各语用导频信号之间的干扰;所述复用处理至少包括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空分复用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1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