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箱梁振捣质量实时监测智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10341.2 | 申请日: | 202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9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高晓明;王超;龙振轩;代传广;张戛;门学;原峰;鱼龙;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建筑集团东南建设有限公司;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E01D2/04;E01D21/00;G01N29/12;G01N29/22;G01S19/44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李迎英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浇箱梁振捣 质量 实时 监测 智能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现浇箱梁振捣质量实时监测智能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数据连接有智能网关,所述智能网关数据连接有云平台。该现浇箱梁振捣质量实时监测智能系统,通过设置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混凝土振捣智能定位及密实度监测技术的施工控制策略,采用互联网技术,将各插入点密实度监测数据实时汇总至云平台,动态调整振动棒插入深度、振动频率等施工参数,形成混凝土智能振捣施工控制策略,并通过辅助振捣验证机构对混凝土密实度监测数据进行验证,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振捣质量通常是由现场施工人员凭借实践经验来判断其好坏,导致漏振、欠振、过振的现象发生,影响桥梁安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箱梁振捣质量实时监测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振捣作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提升结构性能的关键步骤。虽然自密实混凝土以材料智能动力实现了混凝土结构的自充填和自密实功能,但对温度和施工的高敏感性及其高成本制约了其进一步推广使用,振捣以其施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操作性高等优点,在混凝土施工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箱梁混凝土振捣质量关系着混凝土强度大小,如果强度不够会导致梁头出现锚板压碎混凝土的现象和蜂窝、麻面等病害,并且传统混凝土振捣质量通常是由现场施工人员凭借实践经验来判断其好坏,这将会严重影响振捣质量,导致漏振、欠振、过振的现象发生,且现浇箱梁大多应用于大型连续桥梁,直接影响桥梁的施工质量。但由于现浇箱梁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策略不完善,出现了诸多病害问题,影响桥梁安全,所以需要一种现浇箱梁振捣质量实时监测智能系统。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混凝土振捣质量通常是由现场施工人员凭借实践经验来判断其好坏,导致漏振、欠振、过振的现象发生,影响桥梁安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现浇箱梁振捣质量实时监测智能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现浇箱梁振捣质量实时监测智能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数据连接有智能网关,所述智能网关数据连接有云平台,所述云平台数据连接有Web应用程序。
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用于振捣定位的RTK定位系统、用于混凝土振捣质量检测的超声波混凝土振捣密实度监测系统和用于辅助振捣验证机构。
其中,RTK定位系统用于对现浇箱梁混凝土振捣的振捣棒位置进行定位检测。
其中,超声波混凝土振捣密实度监测系统用于对现浇箱梁混凝土振捣密实度进行实时监测。
其中,辅助振捣验证机构用于对现浇箱梁进行混凝土振捣辅助和密实度监测验证。
优选地,所述RTK定位系统由GPS基准站、所述GPS基准站数据连接的GPS移动站、所述GPS移动站数据连接的振捣棒测控单元和所述振捣板测控单元数据连接的振捣作业单元构成。
优选地,所述GPS基准站架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架设基准站和天线,保持两脚架之间距离不小于m,避免电台干扰GPS信号。
步骤二、安装卫星接收机和电台天线,在基准站和天线支座上分别安装固定基准站卫星接收机和电台天线。
步骤三、安装数字电台,在天线脚架上安装固定基准站数字电台,数字电台上三个串口分别与电台天线、电源、卫接收机连接。
步骤四、打开数字电台,查看数字电台电源,确保基准站设置成功并正常向移动站接受机发射差分数据。
所述GPS移动站架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对中杆与GPS天线拧紧,利用GPS天线连接线与移动站卫星接收机连接。
步骤二、启动接收机,利用接收机天线接收基准站发来差分数据,查看信号灯确保接收机正常接收差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建筑集团东南建设有限公司;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建筑集团东南建设有限公司;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0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固化光固膜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个人装备远程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