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6-氨基己腈为原料制备己二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02301.3 | 申请日: | 202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4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曼柏;李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曼柏 |
主分类号: | C07C209/68 | 分类号: | C07C209/68;C07C209/48;C07C211/12;B01J23/755;B01J21/08;B01J37/18;B01J35/00;B01J35/10;B01J32/00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3 | 代理人: | 皮维华 |
地址: | 316002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原料 制备 己二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6‑氨基己腈为原料制备己二胺的方法,以负载镍钴合金为催化剂,在稀释剂存在下,6‑氨基己腈与氢气反应制备己二胺。本发明的制备己二胺的方法,使用负载镍钴合金催化剂、氨作稀释剂可降低6‑氨基己腈的反应温度,在低压下加氢制备己二胺,提高己二胺的选择性,降低副产物DCH、HMI、BHT量;可以提高催化剂活性,减少催化剂的用量,只需雷尼镍催化剂使用量的一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6-氨基己腈为原料制备己二胺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6-氨基己腈加氢制备己二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己二胺(1,6-己二胺)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尼龙66的制造,尼龙66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聚酰胺,它和尼龙6并列为最重要的两大聚酰胺物质品类,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除用于尼龙66的生产,己二胺也可制造尼龙610、尼龙612等产品,在聚亚胺羧酸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涂料、环氧树脂固化剂、有机交联剂、农药、铁矿和铜矿浮选剂等方面也有大量的应用,因此己二胺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目前,大规模工业化的己二胺合成方法为己二腈加氢法,己二腈的生产工艺主要为丁二烯直接氢氰化法和丙烯腈电解二聚法,这些技术主要掌握在国际寡头手中,成为国内尼龙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中国专利CN1251087A公开了己二腈连续氢化的方法,采用釜式反应器,在基本无碱的反应介质中使用海绵钴催化剂在相对低温和低压下催化氢化己二腈。此方法在反应液采出过程不可避免夹带催化剂,容易造成管道堵塞。因此,当前大规模产业化的己二腈加氢制备己二胺工艺主要采用流化床反应器,但反应器内催化剂浓度高、碰撞激烈,容易导致催化剂破碎、粉化,影响装置稳定运行。此外,己二腈加氢制备己二胺工艺不可避免的产生二氨基环己烷,该杂质熔沸点与己二胺接近,分离困难,是影响尼龙66产品质量的关键杂质。
6-氨基己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通过完全加氢可用于生产1,6-己二胺,己内酰胺与氨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生关键中间体6-氨基己腈,分离得到高纯6-氨基己腈,经加氢反应得到需要的己二胺产品。
CN111995526 A公开了一种6-氨基己腈固定床加氢合成己二胺的方法,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将6-氨基己腈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制备己二胺,反应温度150℃、反应压力5MPa,其反应温度较高和反应压力较大,催化剂使用量较大,己二胺的选择性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以6-氨基己腈为原料制备己二胺的方法,可以降低6-氨基己腈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在低温低压下加氢制备己二胺,减少催化剂的使用量,提高己二胺的选择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以6-氨基己腈为原料制备己二胺的方法,以负载镍钴合金催化剂为催化剂,在稀释剂存在下,6-氨基己腈与氢气反应制备己二胺。
所述负载镍钴合金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包括镍钴等活性元素。
所述镍在所述催化剂中质量含量为1.0%~10%,优选3%~5%;
所述钴在所述催化剂中质量含量为0.1%~2%,优选0.5%~1.5%;
其中,镍的质量以镍元素的质量计量,钴的质量以钴元素的质量计量。
所述的稀释剂包括醇类,如为乙醇、甲醇、叔丁醇、异丙醇、正丙醇、异丁醇、正丁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还包括氨类物质,如氨、甲胺、乙胺、丙胺、乙二胺、己二胺、六亚甲基四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优选氨类物质,如氨、己二胺。选择氨作为稀释剂时,氨与6-氨基己腈摩尔比(1~10):1,优选(3~5):1。
所述氢气与6-氨基己腈的摩尔比为(2~100):1。
所述的反应温度为30~120℃,优选60~90℃,反应压力为表压0.1~4.0MPa,优选1.5~2.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曼柏,未经陈曼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02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