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丹凤牡丹花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9181.6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2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成;邢岩;张丽梅;张禹甜;李颖;杨晓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珍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23L33/105;A61Q19/02;A61Q19/08;A61P37/08;A61P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金铭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丹凤 牡丹花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丹凤牡丹花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分离纯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丹凤牡丹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乙醇溶液浸提丹凤牡丹花,浸提结束后将浸提液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清液,再将清液进行干燥,制备得到丹凤牡丹花提取物;其中,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0%‑70%;浸提的料液比为1:5‑1:25g/mL;浸提的温度为30‑80℃。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得率高,制备得到的丹凤牡丹花提取物中多酚、野漆树苷、大波斯菊苷、芍药苷和黄酮的含量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该丹凤牡丹花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糖化、抗过敏、美白、抗皱和补血等功效,可作为食品和化妆品功效原料进行产品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纯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丹凤牡丹花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丹凤牡丹花(Paeonia ostiiT.Hong et J.X.Zhang),其花朵大且颜色鲜艳,不仅观赏价值高,还富含淀粉、脂肪、维生素以及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丹凤牡丹多分布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如河南、山东以及安徽等地,2013/10/30被批准为新食品原料。
《本草纲目》记载,牡丹花是清热解毒的传统药材,其味苦、性平,具有活血、生血之功效,主治血中伏火、除烦热。丹凤牡丹不仅用于观赏、药用及食用,在护肤方面也有研究和应用,且主要集中在牡丹根皮、牡丹籽和牡丹花。牡丹根(又称牡丹皮、丹皮)为传统中药,大量研究发现其富含丹皮酚、丹皮酚苷和芍药苷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抗衰老功效。牡丹籽生产的牡丹籽油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基础油或功效成分在护肤品中应用。牡丹花作为特色的天然生物资源,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和食用历史,也是较好的天然营养保健资源,但对花提取物制备及应用尚未系统化的深入研究。
发明专利CN202210082325.3中公开了牡丹黄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采用超声波+水提的方式,考察了总黄酮的含量。发明专利CN202110917299.7中公开了牡丹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以新鲜花瓣为原料采用榨汁的方式。但都未明确具体的活性单体,未明确提取物的构效关系。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丹凤牡丹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得到的丹凤牡丹花提取物中有效物质含量高,具有抗糖化、抗过敏、美白、抗皱和补血的功效,可作为食品和化妆品功效原料进行产品开发。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丹凤牡丹花提取物。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丹凤牡丹花提取物的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丹凤牡丹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乙醇溶液浸提丹凤牡丹花,浸提结束后将浸提液进行固液分离获得清液,再将清液进行干燥,制备得到丹凤牡丹花提取物;
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0%-70%;
所述浸提的料液比为1:5-1:25g/mL;
所述浸提的温度为30-80℃。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30%-70%,优选为53%。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浸提的料液比为1:10-1:20g/mL,优选为1:10g/mL。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浸提的温度为40-60℃,优选为60℃。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浸提的时间为30-150min。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浸提的次数为1-3次,优选为2次。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浸提之前还包括将丹凤牡丹花依次进行干燥和粉碎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珍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国珍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91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