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ICC堵管三通法溶栓的负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96784.0 | 申请日: | 2023-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1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蓉;李美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28;A61M39/22;A61B17/2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仟佰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95 | 代理人: | 廖龙春 |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icc 三通 法溶栓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堵管三通法溶栓的负压装置,包括活塞筒,活塞筒内轴向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将活塞筒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独立的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内设有第一单向组件,第一单向组件包括固定片Ⅰ和瓣膜Ⅰ,固定片Ⅰ固定连接在左腔室内并将左腔室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固定片Ⅰ上开设有连通孔Ⅰ,瓣膜Ⅰ位于固定片Ⅰ朝向活塞的一侧壁上,瓣膜Ⅰ的边缘与固定片Ⅰ固定连接,瓣膜Ⅰ上开设有流通孔Ⅰ,流通孔Ⅰ与连通孔Ⅰ在活塞筒的轴向上完全错开。本发明中第一腔室内的空气或液体只能单向流入第二腔室内,如此,无需医护人员持续拉动活塞杆,使用方便,避免医护人员手酸、手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堵管三通法溶栓的负压装置。
背景技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稀释化疗药物,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并且,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的优点,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患者痛苦。
PICC以其安全性、便捷性被临床广泛应用,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留置PICC导管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堵塞,其中血栓性堵管较为常见。三通法溶栓是临床上常用的溶栓方法,其使用的溶栓器材主要包括三通阀、给药注射器和抽吸注射器,用尿激酶液预冲三通阀,除去PICC导管肝素帽,75%乙醇棉球消毒PICC导管末端后连接三通阀,三通阀侧臂接口连接抽吸注射器,三通阀直臂接口连接给药注射器;使用时,利用三通阀将抽吸注射器与PICC导管连通,利用抽吸注射器抽气,使得PICC导管内形成负压,切换三通阀使得给药注射器与PICC导管连通,给药注射器内的尿激酶溶液在负压作用下注入PICC导管内,保留15~30min,再切换三通阀使得抽吸注射器与PICC导管连通,从而抽吸溶栓后的血凝块。
在抽吸护理堵塞PICC导管过程中,需要调整三通阀接口,反复利用抽吸注射器使得PICC导管内形成负压,而抽吸注射器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抽拉以保证负压的形成,且负压形成后需要医护人员持续拉动抽吸注射器以保证负压持续存在,从而保证给药注射器内的尿激酶溶液能够注入PICC导管内,操作不便,且导致医护人员手酸、手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PICC堵管三通法溶栓的负压装置,以解决现有PICC堵管溶栓装置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为:PICC堵管三通法溶栓的负压装置,包括抽吸注射器,所述抽吸注射器包括活塞筒,活塞筒内轴向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将活塞筒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独立的左腔室和右腔室,活塞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伸出右腔室设置;所述左腔室内设有第一单向组件,所述第一单向组件包括固定片Ⅰ和瓣膜Ⅰ,所述固定片Ⅰ固定连接在左腔室内并将左腔室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固定片Ⅰ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连通孔Ⅰ,所述瓣膜Ⅰ位于固定片Ⅰ朝向活塞的一侧壁上,瓣膜Ⅰ的边缘与固定片Ⅰ固定连接,瓣膜Ⅰ上开设有流通孔Ⅰ,所述流通孔Ⅰ与连通孔Ⅰ在活塞筒的轴向上完全错开。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利用第一单向组件,实现空气或液体由第一腔室单向流入第二腔室:当第一腔室的内压大于第二腔室的内压时,瓣膜Ⅰ向第二腔室的方向鼓起,空气或液体经连通孔Ⅰ和流通孔Ⅰ流入第二腔室;而当第一腔室的内压低于第二腔室的内压时,瓣膜Ⅰ与固定片Ⅰ紧密贴合,连通孔Ⅰ和流通孔Ⅰ均被封闭,第二腔室内的空气或液体无法流入第一腔室。如此,医护人员通过活塞杆拉动活塞后,可以释放活塞杆,无需医护人员持续拉动活塞杆,使用方便,且避免医护人员手酸、手疼。
可选地,所述活塞杆与活塞转动连接,所述右腔室远离活塞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活塞杆上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配合的螺纹段。
本方案中,活塞杆上的螺纹段与右腔室侧壁上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时,能够实现对活塞杆轴向移动的锁定,进一步确保医护人员释放活塞杆后,活塞杆不会回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6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