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4320.8 | 申请日: | 202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3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祥;刘砾钲;杨业锋;杜志坚;温先佳;廖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邓有志 |
地址: | 530029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设备 运行 状态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配电设备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包括若干数据采集设备、若干控制主机、数据集中管理设备以及智能管控平台;所述数据采集设备与所述控制主机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采集端用于与配电设备连接,每个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输出端与对应的一个控制主机电连接,每个所述控制主机均与所述数据集中管理设备通讯连接,所述控制主机能够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集中管理设备;所述智能管控平台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集中管理设备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进行展示。解决了人工巡视的局限性,往往只是通过对电器外表的观察,难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内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设备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设备在运行中经受电的、热的、机械的负荷作用,以及自然环境如气温、气压、湿度以及污秽等的影响,长期工作会引起老化、疲劳、磨损,以致性能逐渐下降,可靠性逐渐降低;设备的绝缘材料在高电压、高温度的长期作用下,成分、结构发生变化,介质损耗增大,绝缘性能下降,最终导致绝缘性能的破坏;工作在大气中的绝缘子还受环境污秽的影响,表面绝缘性能下降,从而引起沿面放电故障。设备的导电材料在长期热负荷作用下,会被氧化、腐蚀,使电阻、接触电阻增大,或机械强度下降,逐渐丧失原有工作性能。设备的机械结构部件受长期负荷作用或操作,引起锈蚀、磨损而造成动作失灵、漏气漏液,或其他结构性破坏。这些变化(称为劣化)的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变的过程。随着设备运行期增长,性能逐渐下降,可靠性逐渐下降,设备故障率逐渐增大,可能危及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对这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
目前对配电设备运行的检测方法多为人工检测,人工巡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只是通过对电器外表的观察,难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内在问题。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状态下绕组容易过热发生热故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包括若干数据采集设备、若干控制主机、数据集中管理设备以及智能管控平台;
所述数据采集设备与所述控制主机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采集端用于与配电设备连接,每个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输出端与对应的一个控制主机电连接,每个所述控制主机均与所述数据集中管理设备通讯连接,所述控制主机能够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集中管理设备;
所述智能管控平台用于接收所述数据集中管理设备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进行展示。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包括配电监测模块、环境监测模块以及能耗监测模块;
所述配电监测模块用于对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采集;
所述环境监测模块用于对配电设备所处环境的参数进行采集;
所述能耗监测模块用于对配电参数的能耗数据进行采集。
优选的,所述配电监测模块包括多个局部放电检测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状态检测传感器;
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用于以预设频率采集目标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将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主机;
所述控制主机根据所述运行状态信息控制各个所述局部放电检测传感器采集所述配电设备的局部放电信息;
所述智能管控平台根据各个所述局部放电检测传感器采集的局部放电信息对所述配电设备进行故障分析。
优选的,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4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