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继电器触点控制的校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83912.8 | 申请日: | 2023-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64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荣;黄温昌;胡宗向;吴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47/02 | 分类号: | H01H47/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维冀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97 | 代理人: | 张进 |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触点 控制 校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继电器触点控制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和过零检测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通过所述继电器连接交流电,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继电器的零点,并得到第一零点检测波形;
所述方法包括:
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时,获取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第一零点检测波形;
根据所述第一零点检测波形中的零点时刻,确定交流电的周期;
当接收到继电器断开指令后,在所述第一零点检测波形的第一个零点时刻,控制继电器的触点断开并进行计时;
获取控制所述继电器的触点断开的时刻至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实际断开的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长,以及获取控制所述继电器的触点断开的时刻至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实际断开的前一个零点的时刻之间的第二时长;
计算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的第一差值;
计算所述交流电的半周期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对控制继电器触点断开的时间进行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触点控制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周期确定交流电的每个虚拟零点的时刻;
当接收到继电器闭合指令后,在交流电的第一个虚拟零点时刻,控制继电器的触点闭合并进行计时;
获取控制所述继电器的触点闭合的时刻至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实际闭合的时刻之间的第三时长,以及获取控制所述继电器的触点闭合的时刻至所述继电器的触点实际闭合后下一个零点的时刻之间的第四时长;
计算所述第三时长与所述第四时长的第三差值;
根据所述第三差值对控制继电器触点闭合的时间进行校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触点控制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时,所述虚拟零点的时刻与第一零点检测波形的零点时刻相对应;
根据所述周期确定交流电的每个虚拟零点的时刻,包括:
选择第一零点检测波形的任意一个零点时刻,开始进行计时;
将该零点时刻确定为一个虚拟零点的时刻,之后每半个周期确定一个虚拟零点的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触点控制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所述第三时长、所述第四时长和交流电的周期是通过第一计时器计时得到的,虚拟零点的时刻是通过第二计时器计时得到的;
在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时,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之间的偏差对所述周期进行校准;
对所述周期进行校准的过程包括:
获取连续的预设数量的零点中第一个零点至最后一个零点之间的第五时长,所述第五时长为控制所述第二计时器计时得到的;
根据所述周期,计算连续的预设数量的零点中第一个零点至最后一个零点之间的第六时长;
检测所述第五时长是否等于所述第六时长;
若不等于,则根据所述第五时长和所述第六时长,计算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之间的计时偏差;
根据所述计时偏差校准交流电的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触点控制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五时长和所述第六时长,计算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之间的计时偏差,包括:
根据计算所述第一计时器和所述第二计时器之间每个周期的计时偏差;
其中,Te表示所述每个周期的计时偏差,T5表示所述第五时长,T6表示所述第六时长,Nc表示零点的预设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触点控制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计时偏差校准交流电的周期,包括:
根据Tc=Tc'+Te,更新所述虚拟零点的周期;
其中,Tc表示校准后的交流电的周期,Tc'表示校准前的交流电的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39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刀片烧结炉
- 下一篇:扩展威胁检测响应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