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机械手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1603.7 | 申请日: | 202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0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吴仁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玖钧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5/06;B25J19/06;B25J11/00;B25J9/16;B65G47/91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凡共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948 | 代理人: | 张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机械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机械手,属于机械手结构领域;一种多功能机械手,包括机械臂,机械臂上端设置有能够滑动的滑块,滑块的下方设置有能够升降的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能够翻转的翻转板,翻转板的上下两端能分别设置有吸附机构和夹取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与翻转板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与多个能产生吸力吸嘴;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固定在翻转板下端的连接架,连接架下端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能够同步反向运动的移动块,移动块上设置有夹持组件;从而能更切换用来抓取物料的结构,既能够实现对薄片状物料进行吸取,也能够对一般结构物料进行夹取,提高了机械手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手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机械手。
背景技术
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能够实现对产品的上料和卸料移载,代替了人工搬运,大大节省了人力,并提高生产效率;一般情况下,机械手的抓取部采用夹板结构,来对产品物料进行夹持,而实现搬运移载;但是,在应对薄片状的产品时,夹板机构时无法进行夹持固定的,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机械手通用性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多功能机械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机械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机械手,包括机械臂,机械臂上端设置有能够滑动的滑块,滑块的下方设置有能够升降的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能够翻转的翻转板,翻转板的上下两端能分别设置有吸附机构和夹取机构;
所述吸附机构包括与翻转板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与多个能产生吸力吸嘴;
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固定在翻转板下端的连接架,连接架下端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能够同步反向运动的移动块,移动块上设置有夹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移动块转动连接的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V型夹块和夹板,在移动块的的上端设置有电机来驱动转动杆转动,来对V型夹块和夹板进行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卡销机构,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销孔,卡销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板上端的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插杆,插杆的一端设置有圆盘,圆盘背对插杆的一侧设置有插销,插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固定板以及圆盘固定连接,当两个移动块均处于最远端点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销能够插入销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插杆背对圆盘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下端固定有挡杆;转动杆上固定有顶杆,顶杆与连接杆相互垂直,顶杆随着转动杆转动过程中,能够与挡杆接触,并带动顶杆插销朝着离开销孔的方向滑动;并且,当顶杆旋转至与挡杆垂直时,挡杆处于距离移动块的最远端点,此时,插销刚好离开销孔,且此时两个夹板或两个夹块恰好正对。
进一步地,所述挡杆的长度方向与移动块的移动方向平行,并在移动块移动过程中,顶杆能够始终将挡杆顶住。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下端安装有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块下端的安装架,安装架上滑动连接有阻挡杆,阻挡杆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板,阻挡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四固定板以及安装架固定连接,当固定架处于最高点位置时,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阻挡杆能够延伸至固定架的下端,并阻止固定架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转动杆的固定有凸轮,凸轮上设置有两个凸起,两个凸起呈周向均匀分布,当转轴带动凸轮转动时,凸起的能够与连接板接触,并带动阻挡杆朝着远离固定架的方向滑动;并且,当吸取机构或者夹取机构翻转到竖直状态时,凸起正好处于水平位置,此时,连接板运动至距离固定架的最远端点,并使得阻挡杆刚好离开固定架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呈L型,并且,在固定架下降过程中,凸起能够一直与连接板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玖钧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玖钧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16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芽孢杆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基因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双平台旋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