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端螺母拧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76909.3 | 申请日: | 202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凯;雷星左;王剑;杜忠华;党红武;赵建;王子豪;王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B23P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拧紧 装置 | ||
一种轴端螺母拧紧装置,包括止动后轴转动机构和螺母拧紧机构;止动后轴转动机构固定在发动机机匣上,螺母拧紧机构设置在止动后轴转动机构上;螺母拧紧机构包括扳手套和定位支架;定位支架连接在止动后轴转动机构上,扳手套套设在止动后轴转动机构上,且定位支架上设置有扭矩倍增器,扭矩倍增器连接扳手套。本发明将止动与限力设计功能集成至同一端,提高装配效率;本发明将工装止动与限力设计为一套工装,减少工装数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轴端螺母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端螺母拧紧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轴端螺母装配存在装配扭矩较大特点,多使用扭矩倍增器配合专用工装装配轴端螺母,此过程中必须止动发动机轴,防止在拧紧轴端螺母过程中发动机轴转动;目前多是在轴内或另一端采用一套复杂装置止动发动机轴转动,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工装成本高,且在轴内存在隔板或无止动槽等情况时无法实现轴内或另一端止动发动机轴转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端螺母拧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工作效率低、工装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端螺母拧紧装置,包括止动后轴转动机构和螺母拧紧机构;止动后轴转动机构固定在发动机机匣上,螺母拧紧机构设置在止动后轴转动机构上;
螺母拧紧机构包括扳手套和定位支架;定位支架连接在止动后轴转动机构上,扳手套套设在止动后轴转动机构上,且定位支架上设置有扭矩倍增器,扭矩倍增器连接扳手套。
进一步的,扳手套的前端与轴端螺母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止动后轴转动机构包括止动架和止动座,止动架固定在发动机机匣上,止动座与轴端花键配合,止动座上设置有凸台与止动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止动座的前端设置有扳手槽。
进一步的,止动架上设置有螺栓对扳手套进行轴向限位。
进一步的,止动架为长板状,止动架的两端设置有螺栓孔。
进一步的,止动架的两端通过连接杆和定位支架的两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定位支架上相对于止动座中心对称设置有止动孔;扭矩倍增器安装在止动孔上。
进一步的,定位支架为U形结构。
进一步的,扳手套的外侧设置有花键,扭矩倍增器输出端和花键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包括两部分扭转传递机构:一是止动后轴转动机构,止动架固定在发动机机匣上,通过前端带有扳手槽的止动座与后轴配合,且后端与止动架连接,进而止动转子转动。二是螺母拧紧机构,设计扳手套在止动座外并在前端与轴端螺母配合,后端外侧设计花键与扭矩倍增器连接,并将扭矩倍增器防转销通过定位支架止动孔,通过扭矩倍增器带动扳手拧紧轴端螺母,实现限力与止动功能集成在同一轴端,便于安装,节约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本发明将止动与限力设计功能集成至同一端,提高装配效率;
本发明将工装止动与限力设计为一套工装,减少工装数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其中:
1、止动座,4、止动架,2、扳手套,3、定位支架,7、螺栓孔,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769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