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水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69691.9 | 申请日: | 202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2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姜丛梅;承钧;李浩年;苏微微;许志焕;樊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66;C02F1/00;C02F3/32;C02F3/34;C02F101/20;C02F101/30;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维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409 | 代理人: | 谢绪宁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湿地 生态 净化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再生水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其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沉淀池、调节池、初级净化池以及生态净化池,所述沉淀池、调节池、初级净化池、生态净化池相邻两者之间均通过阀管连通设置,所述沉淀池内设有用于清理污水中淤泥的清理组件,所述初级净化池内设有盛放微生物的投放组件以及用于种植挺水植物的浮持组件,所述生态净化池内设有用于净化水质的生态因子。本申请具有减小污水对湿地生态净化系统的冲击,有效避免污水对湿地生态净化系统造成破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水湿地生态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有污水的产生,污水的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对污水处理中通产是将污水通入湿地生产系统中,依靠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与植物对污水进行净化形成再生水,再生水可回用于地下水回灌用水,工业用水,农、林、牧业用水,城市非饮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等。
在将污水通入湿地生态系统中,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处理污水的量有限,如果将污水直接通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中,会导致植物与动物死亡,从而导致湿地生态净化系统遭到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污水直接通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中导致湿地生态净化系统遭到破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水湿地生态净化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再生水湿地生态净化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水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包括沉淀池、调节池、初级净化池以及生态净化池,所述沉淀池、调节池、初级净化池、生态净化池相邻两者之间均通过阀管连通设置,所述沉淀池内设有用于清理污水中淤泥的清理组件,所述初级净化池内设有盛放微生物的投放组件以及用于种植挺水植物的浮持组件,所述生态净化池内设有用于净化水质的生态因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污水排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进行净化时,先将污水通入沉淀池内,然后污水中的污泥、虫卵等沉淀物在沉淀池内沉淀,然后取上层清液排放至调节池内调节污水的pH值,下层沉淀物经过清理组件清理出沉淀池,然后污水通入初级净化池内,通过投放组件向初级净化池内投放微生物,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以及对氮、磷进行吸收,然后通过浮持组件上的挺水植物对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收,从而降低污水的污染程度,然后将初级净化池内的污水通入生态净化池内,通过生态因子对污水进行净化,使得污水净化成再生水,相较于直接将污水排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的方式,本方案更能减小污水对湿地生态净化系统的冲击,从而有效避免污水对湿地生态净化系统造成破坏。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推动件以及泥浆泵,所述沉淀池上设有支撑齿条,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齿条滑动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收集箱,所述推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推动件用于将污泥运送至所述收集箱,所述泥浆泵的吸附口处设有吸泥软管,所述吸泥软管插入所述收集箱底部并与所述收集箱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在沉淀池内完成沉淀时,上层清水排入调节池内,然后驱动支撑板沿着滑轨滑动,支撑板在滑动的同时,通过推动件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输送至收集箱内,然后泥浆泵通过吸泥软管将收集箱内的污泥排出沉淀池外,从而实现对沉淀池内污泥的清理,使得沉淀池能够不断的对污水中的污泥进行沉淀。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推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驱动电机、两个转动辊、传送带以及推板,每个所述转动辊与所述支撑板均转动设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辊同轴连接,两个所述转动辊之间通过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推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推板推动污泥进入所述收集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沉淀池内污泥进行清理时,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辊转动,转动辊通过传送带带动另外一个转动辊转动,推板随着传送带移动,推板在移动的同时将污泥推送至收集箱内,从而实现对沉淀池的污泥的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96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铝型材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绿色建筑内墙新型板材及其表面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