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损丝杠修复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464344.7 | 申请日: | 2023-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5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罗灵杰;周春临;沈航;陈昌敏;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宁波智能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C23C24/10 |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凯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76 | 代理人: | 周宁东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损 修复 装置 应用 方法 | ||
1.一种磨损丝杠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00);
卡座(110),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0)两端,用于固定待修复的磨损丝杠(200),所述卡座(110)上设置卡爪(111),所述卡爪(111)能够带动所述磨损丝杠(200)旋转并在轴向上移动,所述卡座(110)与所述卡爪(111)能够在轴向上同步移动;
扫描装置(120),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0)侧边,所述扫描装置(120)为三维扫描仪,能够对所述磨损丝杠(200)进行全程检测,与理论丝杠轮廓进行比对,确定磨损区间;
第一磨削头(130),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0)侧边,对所述磨损区间进行磨削;
激光熔覆头(140),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0)侧边,对所述磨损区间进行激光熔覆;
第二磨削头(150),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0)侧边,对经过激光熔覆的所述磨损区间进行二次磨削;
所述第一磨削头(130)包括第一固定座(134)和第一可拆卸磨削头(132),所述第一固定座(134)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第一可拆卸磨削头(132)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134)上,所述第一可拆卸磨削头(132)为圆弧状,与所述磨损丝杠(200)的内螺旋滚道形状贴合,当所述磨损丝杠(200)旋转时,所述第一可拆卸磨削头(132)相对所述内螺旋滚道摩擦,对所述磨损区间进行磨削;
所述第一可拆卸磨削头(132)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131);
所述第一固定座(134)和所述第一可拆卸磨削头(132)之间设置有第一超声波发生装置(133),所述第一超声波发生装置(133)带动所述第一可拆卸磨削头(132)相对所述内螺旋滚道产生振动冲击,超声振动方向与丝杠内螺旋滚道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损丝杠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系统(160),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操作系统(160)包括显示屏(161)及操作面板(162),所述操作系统(160)能够接收所述卡爪(111)、所述扫描装置(120)、所述第一磨削头(130)、所述激光熔覆头(140)、所述第二磨削头(150)的信号,并对所述信号进行转译,所述操作系统(160)能驱动所述卡爪(111)、所述扫描装置(120)、所述第一磨削头(130)、所述激光熔覆头(140)、所述第二磨削头(150)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损丝杠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31)为圆弧形、锥形、圆台、多棱锥、多棱台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损丝杠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磨削头(150)包括第二固定座(154)和第二可拆卸磨削头(152),所述第二固定座(154)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第二可拆卸磨削头(152)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154)上;所述第二可拆卸磨削头(152)为圆弧状,与所述磨损丝杠(200)的滚道形状贴合,当所述磨损丝杠(200)旋转时,所述第二可拆卸磨削头(152)相对所述滚道摩擦,对所述磨损区间进行二次磨削,消除激光熔覆产生的多余材料,将所述磨损区间修复至形变阈值的上限与所述形变阈值的下限之间。
5.一种磨损丝杠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磨损丝杠修复装置,所述磨损丝杠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步骤:将所述磨损丝杠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两端的所述卡爪上;
检测步骤:通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侧边的所述扫描装置上的探针对所述磨损丝杠的滚道进行全程检测,设置基准坐标与形变阈值,确定所述磨损区间;
第一次磨削步骤:通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侧边的所述第一磨削头对所述磨损区间进行磨削;
激光熔覆步骤:通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侧边的所述激光熔覆头对所述磨损区间进行激光熔覆;
第二次磨削步骤:通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侧边的所述第二磨削头对所述磨损区间进行二次磨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宁波智能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宁波智能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43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