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及浇筑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60867.4 | 申请日: | 2023-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7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汪佳;赵玉行;马超;许实齐;陈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沈抗勇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灌注 浇筑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及浇筑工艺,包括安装于桩孔位置处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上安装有用于向桩孔内部浇筑的锥形倒料筒以及多个呈周向均匀布设且用于承托钢筋笼箍筋的支撑体,所述浇筑装置还包括导料带以及用于回收导料带的收卷机构,导料带顶端箍装于锥形倒料筒的根部、底端安装有泡沫浮罩,泡沫浮罩沿钢筋笼纵筋上下滑动布设且泡沫浮罩上周向且倾斜安装有多个震动器,收卷机构安装于锥形倒料筒的外侧。通过导料带随着灌注桩内部混凝土浇筑量适时鼓振密实同时还能完成导料带的自动收卷,自动收卷过程中防止导料带出现偏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注桩浇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及浇筑工艺。
背景技术
混凝土灌注桩是一种直接在现场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浇筑混凝土或安放钢筋笼再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特点是桩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能建造比预制桩的直径大的多的桩,与沉入桩中的锤击法相比,施工噪声和震动要小的多,可以适用在各种地基上。现有的混凝土灌注桩一般为两种:沉管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其中,沉管灌注桩利用锤击沉桩设备沉管、拔管成桩,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由于施工过程中,锤击会产生较大噪音,振动会影响周围建筑物,故不适合在市区运用,故一些城市在市区禁止使用该桩。使用比较多的混凝土灌注桩是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方法多样,可以使用钻孔机钻孔也可以使用人工钻孔,在进行清孔工艺后,将预制的钢筋笼垂直吊放到孔内,定位后要加以固定,然后用导管灌注混凝土。
然而,采用钻孔工艺的混凝土灌注桩也有其缺陷:混凝土灌注的质量好坏对桩的承载力影响极大,如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气泡会在桩身形成蜂窝,这些蜂窝会严重降低桩的承载力。而现有的技术中只是利用坍落度比较大的混凝土依靠自重成桩,不进行振捣、搅拌等工艺使桩身密实,这是因为混凝土灌注桩的振捣、搅拌有其客观的难度,首先,灌注桩的桩长一般为几米至十几米甚至二十米,振捣棒根本无法到达那么深的深度,其次,即使将振捣棒通过导线加长的方式放入桩孔中,由于无法观察桩孔内的情况,振捣难以进行,效果不好。如果能解决混凝土灌注桩的振捣或搅拌问题,将浇筑的混凝土中的气泡赶出,能很好地提升混凝土灌注桩的密实度,增加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及浇筑工艺,通过导料带随着灌注桩内部混凝土浇筑量适时鼓振密实同时还能完成导料带的自动收卷,自动收卷过程中防止导料带出现偏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浇筑装置,包括安装于桩孔位置处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上安装有用于向桩孔内部浇筑的锥形倒料筒以及多个呈周向均匀布设且用于承托钢筋笼箍筋的支撑体,所述浇筑装置还包括导料带以及用于回收导料带的收卷机构,导料带顶端箍装于锥形倒料筒的根部、底端安装有泡沫浮罩,泡沫浮罩沿钢筋笼纵筋上下滑动布设且泡沫浮罩上周向且倾斜安装有多个震动器,收卷机构安装于锥形倒料筒的外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所述导料带内部沿长度方向依次布设有两种规格的锥形缓冲带,两组规格的锥形缓冲带交错布设且锥形缓冲带的出口不重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所述收卷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分布于锥形倒料筒两侧的收卷单元,收卷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锥形倒料筒外侧的固定体,固定体上转动安装有主动转动盘和收卷辊,收卷辊和主动转动盘之间通过棘爪棘轮、齿轮结构形成单向传动配合,主动转动盘上设置有卷筒且卷筒上缠绕有连接绳、连接绳的自由端安装于泡沫浮罩上,主动转动盘和固定体之间安装有发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如下改进,位于收卷机构上方的所述锥形倒料筒外侧设置有单向止退结构,单向止退结构包括固定环,固定环的内侧底部转动安装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单向止退爪,单向止退爪和固定环之间安装有联动调节结构,通过联动调节结构调整单向止退爪的开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08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流容量测试装置、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业机器人三指夹持器及其抓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