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58487.7 | 申请日: | 202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3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邹敬义;何炳泉;周昊;文伟灿;邹卫平;吴本刚;张忠彦;叶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投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0 | 分类号: | E04G11/50;E04G11/56;E04G17/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慧丽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支撑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钢梁和设置在两个所述钢梁之间的主龙骨,各所述钢梁上均固定连接有高低调节件,所述主龙骨的两端分别可拆连接两个所述高低调节件,所述高低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主龙骨的高低;所述主龙骨水平方向的长度可调;所述主龙骨上水平方向位置可调的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楼板的次龙骨,所述次龙骨与所述主龙骨可拆连接。本发明的楼板支撑结构不需要等下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初步养护完成才能搭设,同时不占用立体空间,利于多工种交叉作业、拆装方便,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施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板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楼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比逐年上升,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应用日益普及。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普通楼板相比,具有节能环保、施工快捷、现场绑扎量少、质量稳定、板底平整等优势。因此,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阶段,楼板跨度较大时,一般都需要设置至少一道或多道临时支撑,以满足施工阶段的承载能力要求和实现控制底面挠度变形的目的。
现有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一般采用落地式脚手架作为临时支撑系统,导致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免支模、施工快等优点不能充分发挥,具体实施时,落地支撑需要等下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初步养护完成才能搭设,同时占用了立体空间,不利于多工种交叉作业;层高较高时,搭设成本也较高;且落地式临时支撑拆装不便,施工繁琐,影响了施工进度,又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楼板支撑结构,以解决技术问题:采用落地式脚手架作为临时支撑施工时间长、不利于多种交叉作业、搭设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板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楼板支撑结构,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钢梁和设置在两个所述钢梁之间的主龙骨,各所述钢梁上均固定连接有高低调节件,所述主龙骨的两端分别可拆连接两个所述高低调节件,所述高低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主龙骨的高低;
所述主龙骨水平方向的长度可调;
所述主龙骨上水平方向位置可调的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楼板的次龙骨,所述次龙骨与所述主龙骨可拆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梁为水平放置的H型钢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高低调节件为“7”字型的承重螺栓;
所述高低调节件的水平端与所述钢梁固定连接,所述高低调节件的螺栓端向下延伸穿过所述主龙骨的端部,且所述主龙骨上部和下部的所述螺栓端上均可拆连接有螺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龙骨的端部预留有水平延伸的第一长圆孔,所述高低调节件向下穿过所述第一长圆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龙骨包括外管和分别移动插设在所述外管两端的内管,所述外管的侧面和所述内管的侧面均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外管上的定位孔内可拆插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同时穿过所述内管的定位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管的中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水平延伸的第二长圆孔,所述外管的中部滑动套设有次龙骨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由套管和托座组成,所述限位件的套管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可拆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同时穿过所述第二长圆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管上固定设置有托座,所述托座上设置所述次龙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托座为U型槽座,所述次龙骨设置于U型槽座的U型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楼板跨度,调整主龙骨的长度;
S2、安装次龙骨限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投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投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84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