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颗粒物料配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53991.8 | 申请日: | 202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7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楼;赵东好;侯鑫;申磊;刘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8 | 分类号: | B65G65/48;B65G65/40;B65G69/08;B65G65/00;B65G4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王景刚;李向东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颗粒 物料 配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颗粒物料配送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物料配送装置,各物料配送装置包括料仓和给料机;料仓包括料仓主体和出料斗;给料机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物料配送系统还包括第一物料分流系统,配设在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料仓与另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给料机之间,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料仓中的物料可经由第一物料分流系统输送至所述另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给料机;第一物料分流系统包括第一分流料斗,第一分流料斗一端与所述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料仓连通,第一分流料斗的进料端口处设置有第一旋转助流装置,该装置包括横跨第一分流料斗的进料端口延伸的第一转轴和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同旋转的拨料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配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颗粒物料配送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固体颗粒物料配送系统,比如燃煤配送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物料配送装置,每个物料配送装置包括料仓以及配设在料仓下方的给料机。其中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料仓配置成除了给其自身的给料机供送物料之外,还向相邻物料配送装置的给料机供送物料。为此,在所述一个物料配送装置与相邻物料配送装置之间设置有物料分流系统,该物料分流系统包括分流料斗以及分流给料机,该分流料斗一端与所述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料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流给料机的进料口连通,而分流给料机的出料口与相邻物料配送装置的给料机连通,由此可实现物料从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料仓向相邻物料配送装置的给料机的分流配送。
供送的物料比如燃煤可能会因凝聚力而抱团进而堵塞物料供送通道,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地区使用固体颗粒物料配送系统。为此,通常在诸如分流料斗的仓壁、物料供送通道的管壁等处设置物料导流装置,比如振打式导流装置或插入式导流装置,借此防止通道堵塞并改善物料的供送性能。
然而,尽管设置有诸如振打式导流装置或插入式导流装置等物料导流装置,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物料通道堵塞现象仍时有发生,从而防堵疏通效果仍有待改善。因此,业内存在对物料输送性能进一步改善的固体颗粒物料配送系统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传统技术存在的缺陷,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颗粒物料配送系统,其能够有效地防止物料供送通道堵塞现象的发生,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固体颗粒物料配送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物料配送装置,每个物料配送装置包括料仓以及配设在料仓下方的给料机;
所述料仓包括位于上部的料仓主体以及位于下部的出料斗;
所述给料机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来自所述料仓的物料经由所述进料口输入给料机,并由给料机输送至所述出料口并经由出料口排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配送系统还包括第一物料分流系统,配设在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料仓与另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给料机之间,所述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料仓中的物料可经由所述第一物料分流系统输送至所述另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给料机;
所述第一物料分流系统包括第一分流料斗,所述第一分流料斗一端与所述一个物料配送装置的料仓连通,所述第一分流料斗的进料端口处设置有第一旋转助流装置,所述第一旋转助流装置包括横跨所述第一分流料斗的进料端口延伸的第一转轴以及用以驱动第一转轴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随同转轴一同旋转的拨料构件。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分流料斗与料仓连接的进料端口处设置旋转助流装置,极大地改善了物料流通效果,有效地防止了物料的堵塞,大大提高了固体颗粒物料配送系统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透视图,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固体颗粒物料配送系统的总体结构;
图2是透视图,从另一角度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固体颗粒物料配送系统的总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39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