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死禽畜干制酶解无害化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433178.4 | 申请日: | 2023-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0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贺超;卢南;刘亮;潘晓慧;焦有宙;李刚;李鹏飞;刘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北斗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B3/60 | 分类号: | B09B3/60;B09B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刘翔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死 禽畜干制酶解 无害化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病死禽畜无害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死禽畜干制酶解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收集模块,其用以收集病死禽畜;干制模块,其用以对病死禽畜进行干制;分筛模块,其用以将各类别的干制预混料进行分筛,以形成分筛干制预混料;酶解模块,用以将各分筛干制预混料进行酶解,以形成对应类别的酶解料;若干第二收集模块,其用以将酶解料进行回收;隔离模块,其用以将第一收集模块进行隔离,且,将废气进行收纳;控制模块,其用以控制各模块运行;本发明利用设置上述模块的方式,对干制完成的病死禽畜进行分解,在有效提升了酶解针对性的同时,有效避免了病死禽畜的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死禽畜无害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死禽畜干制酶解无害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设备的控制系统主要以实现简单的各工序设备的开关启停、管路系统的阀门、开关等控制,外加上一些传感器用于温度、压力及开停机信号检测和参数反馈,在检测结果帮助下人工做出相应操作。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998893B公开了一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系统,由以下步骤组成:自动上料及破碎;加热处理;干法化制;废气处理;化制结束后,固液分离。该发明通过热油在化制桶外围的循环流动达到加热要求,满足干法化制所需的条件;化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集中通过管道排放入水汽室的水汽入口,利用油路中产生的高温裂解废气,使废气达到排放要求;燃烧炉在一次加热过程中满足化制机和水汽室热能需要,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占用的空间,节能环保;燃烧炉入口进入的热风经过循环从出口排出后一部分通过管道排入高温化制桶,提高化制效率。
但是,上述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对干制后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导致干制后副产物无法进行深度资源化。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病死禽畜干制酶解无害化处理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干制后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导致病死禽畜干制后无法进行资源化利用,从而导致病死禽畜二次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病死禽畜干制酶解无害化处理系统
第一收集模块,其用以收集病死禽畜;
干制模块,其与所述第一收集模块相连,用以通过预设干制方式对所述病死禽畜进行干制,以形成若干类别的干制预混料;
分筛模块,其与所述干制模块相连,用以通过预设分筛方式将各类别的干制预混料进行分筛,以形成分筛干制预混料;
酶解模块,其与所述分筛模块相连,用以通过预设酶解方式分别将各分筛干制预混料进行酶解,以形成对应类别的酶解料;
若干第二收集模块,其与所述酶解模块相连,用以将所述酶解料进行回收;
隔离模块,其套设在所述第一收集模块上,用以将第一收集模块进行隔离,且,将废气进行收纳;
控制模块,其与所述干制模块、所述分筛模块以及所述酶解模块相连,用以控制分筛模块将所述干制预混料进行分筛,以及控制酶解模块将所述分筛干制预混料进行酶解;
其中,所述预设干制方式为将所述病死禽畜分别以第一预设条件以及第二预设条件进行干制,所述预设分筛方式为将所述干制预混料以干制预混料的粒径以及干制预混料的类别为基准进行分筛,以形成由若干组分组成的所述分筛干制预混料,所述预设酶解方式为通过所述各分筛干制预混料的组分将对应类别的酶与分筛干制预混料混合发酵;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控制模块中预设的干制模块的工作环境,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控制模块中预设的在达到分筛完成条件时,干制模块的工作环境包括预设干制温度以及预设干制压力,所述组分包括皮、羽毛、脂肪以及肌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筛完成条件为所述分筛模块完成对所述各分筛干制预混料的分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北斗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江苏北斗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3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