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染土处理装置和污染土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23048.2 | 申请日: | 2023-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6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韩力;顾军;郭清芳;朱延臣;蔡文涛;娄杰;张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博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领域,提供一种污染土处理装置和污染土处理方法,包括罐体、污染土分散装置和煅烧装置。污染土分散装置设置在罐体内,煅烧装置的第二污染土入口与罐体的第一污染土出口连通。在对污染土进行处置时,污染土由罐体的第一污染土入口进入罐体,在下落的过程中,与污染土破碎装置冲击并被打碎,被破碎的污染土由罐体的第一污染土出口和煅烧装置的第二污染土入口进入煅烧装置内进行煅烧,最后被烧结的污染土经煅烧装置的第二污染土出口排出。煅烧装置在烧结污染土时,煅烧装置内的气体升温,升温的气体经罐体的第一污染土出口进入罐体内,最后经罐体顶部的气体出口排出,在气体上升的过程中,完成对下落的污染土的预热烘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处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染土处理装置和污染土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固废处置通常是先破碎,然后将破碎后的固废送入水泥窑预热器系统进行预热,然后将预热后的固废送入回转窑煅烧。
相关技术中,对污染土等固废的预热,大多依赖于水泥窑原有的旋风预热器。污染土的颗粒与煅烧水泥用的生料粉相比,污染土的水份高、粒径大、质量重,因此在使用水泥窑旋风预热器处理时,旋风预热器无法使污染土颗粒悬浮,导致预热效果不佳,并且污染土粘度大,而旋风预热器的下料管直径小,在处理污染土时经常发生堵塞和下料不通畅的问题,造成污染土处置系统不能连续生产。
因此,如何解决使用水泥窑原有的旋风预热器处理污染土时,旋风预热器无法使污染土悬浮,且粘度较大的污染土容易堵塞旋风预热器的下料管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土处理装置和污染土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水泥窑原有的旋风预热器处理污染土时,旋风预热器无法使污染土悬浮,且粘度较大的污染土容易堵塞旋风预热器的下料管的缺陷,实现在碎料过程中使用煅烧装置的余热对污染土完成预热烘干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土处理装置,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污染土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污染土出口;
至少一个污染土分散装置,所述污染土分散装置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污染土入口的下方,当所述污染土分散装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时,多个所述污染土分散装置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罐体内;
煅烧装置,所述煅烧装置设置有第二污染土入口和第二污染土出口,所述第二污染土入口与所述第一污染土出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污染土处理装置,所述气体出口处还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污染土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二燃室和风机,所述气体出口、所述二燃室和所述风机依次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污染土处理装置,所述第一污染土入口处还设置有筛分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污染土处理装置,所述污染土分散装置包括:
散料件,所述散料件的顶端为尖端,且所述散料件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变大;
集料件,所述集料件设置在所述散料件的下方,所述集料件的顶部设置有集料口,所述集料件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集料件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散料件的纵向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集料口的纵向投影区域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污染土处理装置,所述散料件的外侧面还分布有多个碎料件,所述碎料件的顶端为尖端,且所述碎料件的横截面由上至下逐渐变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污染土处理装置,所述散料件和所述集料件上均设置有振打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污染土处理装置,所述散料件和所述集料件上均设置有加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23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