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实车数据的电池SOH估算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22968.2 | 申请日: | 202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8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78;G01R31/385;G01R31/392;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吴立臣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电池 soh 估算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1.一种基于实车数据的电池SOH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实车数据提取目标训练集,其中,所述目标训练集包括目标输入特征向量和目标输出特征向量;
采用所述目标训练集对初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离线模型,所述离线模型用于估算车辆电池的电池健康状态;
其中,所述提取训练集包括:
对实车进行老化试验得到实车数据,直至所述实车电池的电池健康状态衰退到设定值,其中,所述实车数据包括:电流数据、电压数据和时间数据;
根据所述电流数据、电压数据和时间数据得到所述实车电池的寿命初期状态下的开路电压-荷电状态荷电状态曲线;
查询所述实车电池的寿命初期状态下的开路电压-荷电状态曲线,获取开路电压-荷电状态曲线中第一荷电状态荷电状态对应的电压V1,第二荷电状态对应的电压V2和电压区间[V1,V2];
将所述电压区间[V1,V2]均等分为若干份,获取若干份局部电压区间;
将所述局部电压区间的充电容量作为训练集的输入特征向量,所述局部电压区间对应的电池健康状态作为训练集的输出特征向量;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算法,从所述训练集中筛选出灰色关联度最高的目标输入特征向量和目标输出特征向量,组成所述目标训练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化试验包括:
定期对实车进行一次慢充操作直至充满,提取慢充过程中的所述实车数据;
当所述实车充满后,对所述实车电池进行核容测试,从而获取所述实车电池的电池健康状态;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实车电池的电池健康状态衰退到设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取待测车辆电池的慢充数据;
根据所述慢充数据计算在所述目标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电压区间内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充电容量;
将在所述目标输入特征向量对应的电压区间内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充电容量输入到所述离线模型中,获取所述待测车辆电池的电池健康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慢充数据包括:
在满足充电电流为慢充电流,且,所述待测车辆电池充电开始时的荷电状态小于SOC1,且,所述待测车辆电池充电结束时的荷电状态大于SOC2的情况下,提取的荷电状态区间[SOC1,SOC2]内的电压数据、电流数据和时间数据;
其中,所述电压数据和所述电流数据为不同充电时间下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所述慢充电流为充电电流小于20A的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算法,筛选出灰色关联度最高的目标输入特征向量和目标输出特征向量包括:
将X0与Xi初值化,其值分别为:
X′0=X0/x0(1),Xi′=Xi/xi(1)
其中,X0为输入特征向量,Xi为输出特征向量,x0(1)为输入特征向量的初值,xi(1)为输出特征向量的初值;
X0与Xi对应的初值化序列为:
其中,X′0和Xi′别为经过初值化后的输入特征向量和输出特征向量;
则,X0与Xi的灰色相对关联度系数γ0i为:
根据所述灰色相对关联度系数筛选出灰色关联度最高的输入特征向量和输出特征向量;
其中,
其中,是初值像的始点零化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229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