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电网方式数据潮流收敛性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21998.1 | 申请日: | 2023-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4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媛;郭琦;刘默斯;周保荣;李明珀;郑琨;卢广陵;周挺辉;宋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50;H02J3/48;H02J3/46 |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黎华艳 |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电网 方式 数据 潮流 收敛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电网方式数据潮流收敛性的方法,包括:统计待计算方式数据的机组有功出力合计、负荷合计,判断其总出力及总负荷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进行相应的调整;调节电网中具有无功补偿装置的变压器节点,使其具备无限的无功支撑能力,使得待计算方式数据能够计算收敛;根据收敛计算结果获得具有无功补偿装置的节点所应提供的无功支撑,并根据实际的无功补偿装置组合逼近该计算值,重新进行潮流计算;若仍未能收敛,则通过查找迭代过程中无功偏差较大节点邻近的发电机,逐步减少其有功出力改善收敛性。本发明不依赖专家经验且可编程自动化实现,极大地节约了人力资源,有助于提高电网方式安排的自动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电网方式数据潮流收敛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特定的电网,运行人员需要对其运行方式进行安排,以形成供电网络。运行方式的安排含义为,确定各个机组的出力、各个负荷节点的负荷,以及各条线路、变压器的投退。潮流计算的含义为,根据运行方式的安排,利用业界通用的潮流计算软件(例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BPA、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的DSP、国外西门子的PSSE软件,均有此模块),确定各个节点的运行电压、相角,各条支路、变压器、直流输送的有功、无功以及损耗等。潮流计算是其他仿真计算的基础,基本均需要调用潮流计算的结果。对于电力系统分析而言,其他的分析功能如短路电流计算、机电暂态仿真、电磁暂态仿真,确定的运行方式下是一定能计算出结果的,差别仅在于准确与否。但是对于本发明关注的潮流计算而言,不恰当、不合理的方式安排,在误差范围内将会无法计算出合理的结果,业界称为“潮流不收敛”。潮流不收敛时即无法确定当前系统合理可行的运行状态,一方面无法确定当前系统状态是否安全(母线电压、线路传输功率是否在设备承受范围内),另一方面其他分析诸如机电暂态仿真等分析也将无法进行,从而无法确定在故障扰动下电力系统是否还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现有的潮流不收敛时,主要依赖专家的经验调整,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反复的试验性调整,存在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好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电网方式数据潮流收敛性的方法,实现了步骤明确的电网方式数据潮流收敛性提升方法,不依赖专家经验且可编程自动化实现,解决传统调整过程中严重依赖人工的难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电网方式数据潮流收敛性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统计待计算方式数据的机组有功出力合计、负荷合计,判断其总出力及总负荷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则进行相应的调整,若匹配,则进入步骤S2;
S2、调节电网中具有无功补偿装置的变压器节点,使其具备无限的无功支撑能力,以使得该节点能够维持给定的目标值电压;
S3、根据收敛计算结果获得具有无功补偿装置的节点所应提供的无功支撑,并根据实际的无功补偿装置组合逼近该计算值,重新进行潮流计算;
S4、若仍未能收敛,则通过查找迭代过程中无功偏差较大节点邻近的发电机,逐步减少其有功出力改善收敛性。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判断待计算方式数据的机组的总出力及总负荷是否匹配的具体方式为:
设机组1、机组2、……、机组m的出力分别为Pg,1、Pg,2、……、Pg,m,负荷节点1、节点2、……、节点k的有功负荷为Pl,1、Pl,2、……、Pl,k,其中,m为机组的数量,k为负荷节点的数量;则
机组总出力:Pg,sum=Pg,1+Pg,2+…+Pg,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219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