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衫用变形修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21987.3 | 申请日: | 202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9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林凤 |
主分类号: | D06B3/30 | 分类号: | D06B3/30;D06B23/22;D06B23/20;D06B23/18;D06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变形 修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针织衫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织衫用变形修复装置。本发明是提供一种便于对针织衫进行修复的针织衫用变形修复装置。一种针织衫用变形修复装置,包括有支撑主架、开合门、放置机构和还原机构,支撑主架上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开合门,开合门上设有透明玻璃,支撑主架上设有用于放置针织衫的放置机构,支撑主架上部设有用于将针织衫浸入热水中进行修复的还原机构。本发明通过将针织衫放置在放置板上,然后放置板与水箱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使得针织衫反复浸入热水中进行修复,如此便于对针织衫进行修复,起到较好的修复效果,并且放置板向上移动时,人们可以透过开合门观察针织衫修复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衫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织衫用变形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衫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绳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产物,即利用织针编织成的衣物,其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保暖而且搭配性很高,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针织衫穿着时间久了容易变形,并且现在的消费群体大多是年轻人,他们一般都是按照日常的生活习惯机洗后挂干,如此会导致衣服严重变形,而现有的变形修复方式一般为收烫法,使用时采用熨斗配合手动拉扯进行变形处理,这种方法熨烫过程繁琐,费时费力,并且人工手动拉扯时控制不好力度容易导致针织衫两侧长度不一致,修复效果不佳。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便于对针织衫进行修复的针织衫用变形修复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变形修复方式一般为收烫法,使用时采用熨斗配合手动拉扯进行变形处理,这种方法熨烫过程繁琐,费时费力,并且人工手动拉扯时控制不好力度容易导致针织衫两侧长度不一致,修复效果不佳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对针织衫进行修复的针织衫用变形修复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针织衫用变形修复装置,包括有支撑主架、开合门、放置机构和还原机构,支撑主架上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开合门,开合门上设有透明玻璃,支撑主架上设有用于放置针织衫的放置机构,支撑主架上部设有用于将针织衫浸入热水中进行修复的还原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放置机构包括有电机、绳圈、第一拉绳和放置板,支撑主架上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绳圈,绳圈与支撑主架上部转动式连接,绳圈上绕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下部穿过支撑主架连接有放置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原机构包括有水箱、加热管、第二拉绳和导向轮,支撑主架下部滑动式连接有水箱,水箱上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拉绳,支撑主架内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导向轮,第二拉绳均绕过导向轮与放置板连接,水箱内部连接有加热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对针织衫的变形部位进行修复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有放置框、连杆和伸缩组件,放置板前后左右均滑动式连接有放置框,前后两侧的放置板之间连接有连杆,前后两侧的放置板上均开有限位孔,放置板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伸缩组件,放置框向上移动后伸缩组件卡在限位孔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快速降低水温的调整结构,调整结构包括有水泵和制冷片,水箱内部左侧连接有水泵,水泵与水箱下部连通,水箱下部连接有制冷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防止蒸汽泄漏导致温度不稳定的气密机构,气密机构包括有气筒、活塞、压力弹簧和膨胀块,支撑主架内部前侧连接有气筒,气筒上滑动式连接有活塞,活塞下侧与水箱上侧接触,活塞与气筒之间连接有压力弹簧,压力弹簧套在活塞上,支撑主架上连接有膨胀块,膨胀块与气筒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膨胀块呈方形绕在开合门边框处,用于对开合门与支撑主架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用于防止开合门打开时蒸汽喷出的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有挡板和滑轮,支撑主架内部滑动式连接有挡板,挡板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林凤,未经周林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219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