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水渠道附着藻类清理收集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09541.9 | 申请日: | 2023-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冯慕华;李文朝;柯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08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谌伟 |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水 渠道 附着 藻类 清理 收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水渠道附着藻类清理收集设备,涉及藻类清理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三脚架和悬臂,所述悬臂的末端安装有万向头,所述万向头的一侧安装有刷洗头和抽吸管道,所述悬臂的末端附近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刷洗头的内部设置有压辊和刷辊,所述抽吸管道安装于刷洗头的内部上方,所述刷洗头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格网和螺旋轴,所述螺旋轴安装于格网内部,所述格网呈环形,所述格网的一侧安装有分离网,所述分离网远离格网的一侧安装有压辊和刷辊。水藻附着在水渠的外壁上,水藻和水渠的连接处存在有薄薄的土壤层,压辊通过将土壤层分离成若干个小部分,以隔断水藻根系之间的连接,进而降低水藻的清理过程难度,以及降低清理水藻所需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藻类清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水渠道附着藻类清理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输水渠壁丝状藻易过度繁殖,形成大量藻团持续脱落,造成取水口堵塞、河流水质pH酸碱度和溶解氧超标,其腐解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渠道水质产生严重影响,现有一般采用化学法除藻,但是带来的副作用较多,或者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清除,不但费时费力、处理成本高、高流速下作业难度大,而且未收集到的细碎藻丝会进一步污染水质,形成二次污染。
水藻和输水渠的连接处会存在一层薄薄的土壤层,以便于水藻的根系可以固定在输水渠的外壁上,现有水藻清理收集设备,多为通过拉扯丝状藻的游丝,从而将丝状藻从输水渠上采集下来,但是丝状藻的游丝极为脆弱,难以将水藻的根系从输水渠的内壁上剥离下来,出现输水渠内壁上水藻清理不完整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水渠道附着藻类清理收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水渠道附着藻类清理收集设备,包括工作台、三脚架和悬臂,所述悬臂的末端安装有万向头,所述万向头的一侧安装有刷洗头和抽吸管道,所述悬臂的末端附近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刷洗头的内部设置有压辊和刷辊,所述抽吸管道安装于刷洗头的内部上方;
所述刷洗头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格网和螺旋轴,所述螺旋轴安装于格网内部,所述格网呈环形,所述格网的一侧安装有分离网,所述分离网远离格网的一侧安装有压辊和刷辊;
所述压辊设置有两个,两个压辊安装于刷辊的两侧,所述刷洗头的外侧设置有罩板;工作台上安装有牵引机构和横向定位机构,牵引机构为牵引机和收揽绞车,以用于提供牵引力和整理锚缆,在两侧岸边高处设置锚桩,水上工作台艏部左右两侧伸出锚缆,牵拉至锚桩处,作业时设备位于下游,锚桩处于上游,通过收放锚缆的方式调整水上工作平台的行进方向和工作位置;为防止工作台在悬臂和刷洗头作业过程受到横向力量偏移,在工作台底部四个角位置设置定位机构,由四条支撑臂组成,提供直达渠道底部的支撑力,为缓解渠底混凝土的压力,底部设有钢制平板脚,作业前由牵引机构将设备调整至合适位置后放下四条支撑臂,接触渠底后提供稳固的横向支撑力;稳定的高流速渠道内行进,针对高流速大型输水渠道设计的行进方式,利用两岸锚缆顺水流牵引,实现工作台在高流速输水渠道中行走固定,以节约设备能耗,工作台工作前下方四角横向支撑臂提供稳定的支撑力,渠道内双侧同步扫描式刷洗模式,利于大跨度气动式悬臂带动刷洗头,在渠道内两侧同步往复刷洗,保证工作平台受力均衡无侧翻危险,并由渠壁至渠底全面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09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