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溶性藏线针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408597.2 申请日: 2023-04-17
公开(公告)号: CN116616870A 公开(公告)日: 2023-08-22
发明(设计)人: 庄俭;薛庆隆;张浩琳;刘迈兰;朱敬先;胡晓青;吴大鸣;孙靖尧;黄尧;陈昕羽;易洪芬;刘俸溢;杨振洲;高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B17/34 分类号: A61B17/34;A61M37/00;A61J3/00;A61H39/08;A61K38/26;A61P3/04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王兆波
地址: 10002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可溶性 藏线针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性藏线针及制备方法,可溶性藏线针包括可溶性针体、穴位埋线线体、基底层;所述可溶性针体包括针尖部分、针体部分;所述穴位埋线线体藏于可溶性针体内部;所述可溶性针体的后端固定在基底层上;所述可溶性针体由可溶性聚合物、药物制成;一种可溶性藏线针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可溶性藏线针由微浇注工艺制备;首先,将预制的穴位埋线线体置于藏线针模具槽中,将包含可溶性聚合物基材以及药物的复合溶液注入藏线针模具内,经离心以及真空处理后置于烘箱中干燥成型,得到一种含有穴位埋线线体的、具用载药功能的可溶性藏线针;同时实现刺激穴位和载药功能;操作方便;制备工艺操作简便,制备周期较短;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溶性藏线针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穴位埋线治疗一般是使用埋线针具,通过在穴位内埋藏线体以产生良性刺激,实现疏通经络气血、解结止痛、调理脏腑等功能,从而起到类似长效针灸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在广泛使用的一次性埋线针需要在每次使用前手动将埋线线体从针头处装入埋线针,操作不便且产生危险医疗废弃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12336389A)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不用穿线的医用微创减肥塑形调理埋线器,其在针体尖部侧壁设置定向开放的、开口方向与针尖方向成一锐角的凹槽,埋线时将线体挂于针体上的凹槽,之后将针刺入皮肤,拔出针时,线体即留置于皮下软组织中。该器械与一次性埋线针进行埋线相比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操作流程,缩小了创口面积。但仍存在产生危险医疗废弃物的缺点,且动作实现过程依托理想化设想,治疗可靠性存疑。

鉴于此,需要一种可溶性藏线针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溶性藏线针。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溶性藏线针制备方法。

本发明针对现阶段的各型埋线器具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溶性藏线针及制备方法,不仅可以在简化操作的条件下有效实现穴位线的埋藏,而且其可溶性聚合物针体具有载药功能,能够实现在埋线过程中同时进行阵痛或其他相关药物的释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溶性藏线针,包括:可溶性针体1,穴位埋线线体2,基底层3;所述可溶性针体1包括针尖部分、针体部分;所述穴位埋线线体2藏于可溶性针体1内部;所述可溶性针体1的后端固定在基底层3上;所述可溶性针体1由可溶性聚合物、药物制成。

作为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可溶性针体1由可溶性透明质酸钠和药物溶液制成。

作为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可溶性针体1的针尖部分三棱锥结构,针体部分为三棱柱结构。

作为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透明质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20%。

作为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药物为青霉素、葡萄糖、普鲁卡因、利拉鲁肽、杜冷丁或吗啡。

作为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穴位埋线线体2是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作为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由PDO、PPDO或PGA材料制成。

本发明用于一种可溶性藏线针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可溶性藏线针由微浇注工艺制备;首先,将预制的穴位埋线线体2置于藏线针模具槽中,然后,将包含可溶性聚合物基材以及药物的复合溶液注入藏线针模具内,经离心以及真空处理后置于烘箱中干燥成型,得到一种含有穴位埋线线体2的、具用载药功能的可溶性藏线针。

作为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离心以及真空处理为将可溶性溶液倒入模具后进行转速6000rpm、持续时间5min的离心处理,随后在真空条件下保持10min。

作为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干燥成型的干燥温度为40~80℃,干燥时间为2~5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08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