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PU刀片服务器的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01449.8 | 申请日: | 2023-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0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袁子乔;陈颖哲;董国;王旭;高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F9/38 | 分类号: | G06F9/38;G01S7/02;G06F9/5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刘新琼 |
| 地址: | 71019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pu 刀片 服务器 软件 雷达 信号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PU刀片服务器的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在多个计算节点上运行,其中一个是主节点,负责对外通信以及管理从节点,其余节点是从节点,负责完成主节点分配的任务,从节点数可以灵活扩展。主节点接收到参数和数据后,根据从节点的运行状态,选择一个空闲的从节点将参数和数据发给该节点。从节点收到数据后,采用流水线的方式实现并行计算,各模块接收上一级模块输出的参数和数据,完成计算后,将参数和数据发给下一级模块。从节点计算完成后,将检测结果发给主节点,由主节点将最终结果整理后传给显控和数据处理分系统。本发明方法可以将应用程序与硬件资源完全解耦,从而实现可移植、可重构的软件化雷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方法。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PU刀片服务器的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雷达往往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设计,采用专用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架构,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软硬件耦合性强,维护和升级即困难又昂贵。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电子对抗技术的发展,现代战场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目标探测的难度越来越大。为适应复杂的电磁环境,阵列雷达的通道数越来越多,信号带宽越来越大,以及先进的抗干扰算法和目标识别算法的引入,都增加了信号处理的复杂度。
传统的雷达信号处理大多采用“FPGA+DSP”处理架构。FPGA集成了大量可编程的数字逻辑构件和RAM块,具有强大的定点运算能力和输入输出带宽,一般用于完成雷达信号处理中的AD采样,数字下变频,数字波束形成等功能。DSP浮点运算能力强,能够满足算法和逻辑比较复杂的场景,当前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中应用最广的DSP是TI的TMS320C6678,其浮点处理能力可以达到128GFLOPS(1GHz主频时),一般完成雷达信号处理中的脉冲压缩,动目标检测,横虚警检测,点迹凝聚,测角,杂波图等功能。“FPGA+DSP”架构在过去许多年里一直在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占据着主流位置,然而,该架构固有的特性,导致程序的可重用性低,硬件调试困难,开发周期长,难以满足当前瞬息万变的现代化信息战的要求。
针对传统雷达的不足,软件化雷达的概念被提出,不同于传统雷达的“以硬件技术为中心,面向专用功能”特点,软件化雷达是“以软件技术为中心,面向实际需求”的开发模式。软件化雷达通过层次化的开放式体系架构,可以实现硬件资源的灵活扩展。通过中间件技术,可以将应用程序与硬件资源完全解耦,从而实现可移植、可重构的软件化雷达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前在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占据主流的FPGA+DSP架构固有的软硬件耦合性强,导致的开发调试困难,扩展性差,移植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CPU刀片服务器的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多个计算节点上运行,其中一个是主节点,其余节点是从节点;
主节点接收到参数和数据后,根据从节点的运行状态,选择一个空闲的从节点将参数和数据发给该节点;
从节点收到数据后,采用流水线的方式实现并行计算,各模块接收上一级模块输出的参数和数据,完成计算后,将参数和数据发给下一级模块;
从节点计算完成后,将检测结果发给主节点,由主节点将最终结果整理后上报传给显控和数据处理分系统。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主节点负责对外通信以及管理从节点,所述的从节点负责完成主节点分配的任务。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从节点数量比系统实际需求的数量多,满足出现异常的从节点不影响系统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从节点中模块之间传输的参数和数据组合,是通过使用传址的方式进行传递。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个模块内有一个循环队列,用于存储参数+数据组合的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01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