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量组件及测量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98352.6 | 申请日: | 2023-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8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元;刘树林;熊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2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维诗律师事务所 11393 | 代理人: | 李翔;李雪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组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组件及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能够进行轴向移动的传动部;和,连接于所述传动部的测量部,所述测量部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连接于所述传动部;和,基准机构,所述基准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并设置为能够接近工件的基准面;和,多个测量机构,所述多个测量机构沿周向布置于所述工作台,并设置为能够接近工件的待测面。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个测量组件的集成设置,可以在同一次测量操作中对工件的两个待测面同时进行测量,提升了测量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组件及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测量技术是对机械零件的几何量进行测量和检验的一门技术。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机械测量技术在机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监督、质量控制和性能试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提高机械零件的性能,其结构和零件的设计尺寸必须得到保证,而无论采用怎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都需要通过测量来检验零件的尺寸。
以机械测量技术在离合器领域的应用为例,离合器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发动机与变速器动力传递的“开关”,它是一种既能传递动力,又能切断动力的传动机构。它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汽车能平稳起步,变速换挡时减轻变速齿轮的冲击载荷并防止传动系过载。为了避免单离合变速器在换挡时会发生动力中断的问题,德国人Kegresse.A首次提出双离合变速器的设计概念,其动力传递通过两个离合器联结两根输入轴,相邻各档的被动齿轮交错与两输入轴齿轮啮合,配合两离合器的控制,能够实现在不切断动力的情况下转换传动比。
不论是单离合还是双离合,离合器摩擦片空行程距离的精确控制都是对摩擦片性能影响的决定性因素。在加工过程中,离合器内部的零部件存在尺寸偏差,因此通常在装配离合器时采用具备一定厚度的调整钢片来消除各零部件之间的配合误差,由于不同工件内零部件的配合误差值不同,因此需要通过测量工件内部的零部件所产生的配合误差值从而对调整钢片的厚度进行选择,该过程通常称为选垫测量。
对于双离合而言,现有技术通常对两个离合器分别进行选垫测量,这样的测量过程需要进行两次测量操作,导致测量效率低下,且无法同时反映双离合在工作中同时处于压紧状态下的真实工作状况,导致测量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组件以及包括同轴线设置的多个测量组件的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能够进行轴向移动的传动部;和,连接于所述传动部的测量部,所述测量部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连接于所述传动部;和,基准机构,所述基准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并设置为能够接近工件的基准面;和,多个测量机构,所述多个测量机构沿周向布置于所述工作台,并设置为能够接近工件的待测面。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个测量组件的集成设置,可以在同一次测量操作中对工件的两个待测面同时进行测量,提升了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双离合工件及其基准面与待测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测量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第一测量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第二测量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测量组件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A局部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沿剖面线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组件以及由多个所述测量组件同轴线设置组合而成的测量装置,以下先就所述测量组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说明,再就所述测量装置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说明。其中,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测量装置中包括第一和第二测量组件,并相应地对两个测量组件及其组成部分的附图标记以后缀a和b进行区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98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