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95560.0 | 申请日: | 202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5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方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雷曼兄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胡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膜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保护层,缓冲弹性层和冲击变硬层,第一保护层和缓冲弹性层之间设有第一粘合层,冲击变硬层包含非牛顿流体材料和胶黏剂,非牛顿流体材料和胶黏剂的重量份比为1:0.6‑1.2;其制备方法包括:在第一保护层上涂覆第一粘合层,在缓冲弹性层的另一侧涂覆冲击变硬层,其中,涂覆冲击变硬层采用先涂覆非牛顿流体材料再涂覆胶黏剂的工艺或采用先混合搅拌非牛顿流体材料和胶黏剂后再涂覆到缓冲弹性层上的工艺。本发明可以提高玻璃的耐冲击性,并且解决高速公路上带起地面的小石子砸到前窗玻璃产生裂痕甚至破裂的使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玻璃作为一种常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然而,为了防止玻璃被刮花或磨损,往往会贴有保护膜用于保护玻璃不受损害。
其中,汽车的前窗玻璃的外侧普遍没有保护膜,这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碰撞和摩擦,从而导致玻璃表面出现划痕、裂纹等问题。目前的前窗玻璃设计上为了防止玻璃破裂时伤害车内的人,主要是在前窗玻璃的内侧加上一层可以防止玻璃碎片散裂伤人的保护膜,然而这样的措施仅起着保护车内人的作用,而不能保护前窗玻璃不受损害。
专利公告号CN218321205U公开了防眩光汽车玻璃保护膜,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该保护膜包括用于阻挡光线实现防眩光功能的防眩光层,所述防眩光层上侧面贴附有用于防止石子刮伤的防刮层,所述防刮层上表面贴附有用于对其进行保护的第二离型保护层,所述防眩光层下侧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下侧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下侧设有用于粘附汽车玻璃的粘附层,所述粘附层下侧面设有用于对其进行保护的第一离型保护层。然而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膜只可以防止被沙石引起刮伤,而对于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带起地面上的小石子对玻璃造成的冲击,其强大的冲击力则很容易会冲破保护膜从而砸到前窗玻璃产生裂痕甚至破裂,所以开发出一种用于玻璃保护的具有耐冲击的保护膜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膜,可以提高玻璃的耐冲击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膜,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保护层,缓冲弹性层和冲击变硬层,第一保护层和缓冲弹性层之间设有第一粘合层,冲击变硬层包含非牛顿流体材料和胶黏剂,非牛顿流体材料和胶黏剂的重量份比为1:0.6-1.2。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缓冲弹性层设有容液通孔阵列,容液通孔阵列的通孔直径为0.05-0.1mm。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第一粘合层的材料为OCA胶或PU胶。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为70-200um,缓冲弹性层的厚度为50-100um,第一粘合层的厚度为20-30um,冲击变硬层的厚度为80-120um。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缓冲弹性层和冲击变硬层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粘合层和依附层。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第二粘合层为OCA胶;依附层为PET膜或PC膜。
本发明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第二粘合层的厚度为15-35um;依附层的厚度为30-70u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在第一保护层上涂覆第一粘合层,使得第一保护层和缓冲弹性层相粘结;
S1:在缓冲弹性层的另一侧涂覆冲击变硬层;
其中,在S1中,涂覆冲击变硬层采用先涂覆非牛顿流体材料再涂覆胶黏剂的工艺或采用先混合搅拌非牛顿流体材料和胶黏剂后再涂覆到缓冲弹性层上的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雷曼兄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雷曼兄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95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