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安全性伸缩折叠合梯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89643.9 | 申请日: | 202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5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训;于莹雪;姜婧;张瑞瑞;雷宇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18 | 分类号: | E06C1/18;E06C1/383;E06C1/39;E06C7/04;E06C7/18;E06C7/42;E06C1/397 |
代理公司: | 青岛橡胶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41 | 代理人: | 王哲平 |
地址: | 257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伸缩 折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安全性伸缩折叠合梯,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保护机构,上框架和下框架构成该合梯的主体结构,两者通过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三固定架和固定夹配合,可以进行折叠升降使用,同时也保证该合梯能够保持稳定,保护机构安装在上框架上面,主要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防护。本发明能够防止工作人员在登高作业的时候身体失衡而坠落;可折叠伸缩设计使该合梯更便携,且放置占用空间更小;稳定性强提高了安全性;底部滑轮的安装使该合梯的移动更方便;该合梯还可以单合两用,能够适应多种高度空间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登高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安全性伸缩折叠合梯。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经常需要登高作业,登高作业经常使用的工具有单梯、合梯,现有的单梯或合梯在安全性方面设计还略有不足,登高作业中还需要经常移动位置,特别是高度比较高的作业,需要使用安全且移动方便的梯子。
现有的高度比较高的作业通常是使用脚手架来实现,但是现有的脚手架有许多不足之处,具有安全性差、安全隐患大;占用空间比较大;质量较重、不易移动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伸缩折叠合梯,包括上框架(1)、下框架(2)和保护机构(3),所述上框架(1)包括两根短上杆、两根长上杆、第一固定架(11)、第二固定架(12)、踏板(13)和固定夹(14),所述下框架(2)包括四根下杆主杆(21)、支撑杆(22)和第三固定架(23),所述保护机构(3)包括扶手杆(31)、第一护杆(32)、第一保险带(33)、第二护杆(34)、第二保险带(35)和平台踏板(36);所述短上杆和长上杆均通过固定夹(14)与四根下杆主杆(21)活动连接,所述短上杆顶部通过轴销与第一固定架(11)左端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固定架(11)右端通过轴销与长上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12)两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侧的固定夹(14)外侧,所述两根短上杆之间、两根长上杆之间以及下杆主杆(21)之间均穿设有踏板(13),所述踏板(13)两端设有踏板孔(131),所述固定夹(14)夹持短上杆和长上杆的部分外侧设有通孔,与踏板(13)两端的踏板孔(131)尺寸相同,通孔中设有方形销(141),所述固定夹(14)夹持下杆主杆(21)的部分与下杆主杆(21)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三固定架(23)两端通过轴销转动连接在下杆主杆(21)下方靠近底部位置,所述支撑杆(22)顶端转动连接于下杆主杆(21)外侧,所述支撑杆(22)与下杆主杆(21)之间设有锯齿调节杆(225),所述扶手杆(31)设置在两根长上杆的上部,所述第一护杆(32)设置在两根长上杆的上方,且端部通过折叠活节与扶手杆(31)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护杆(34)设置在两根短上杆的上方,且端部通过折叠活节与扶手杆(31)中部靠上位置转动连接,所述平台踏板(36)设置在顶部第二根踏板(13)上方,且端部通过折叠活节与扶手杆(31)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保险带(33)安装在第一护杆(32)两端之间,所述第二保险带(35)安装在第二护杆(34)两端之间。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架(12)为折叠结构,两端设有多个固定孔。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踏板(13)为方形管结构。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方形销(141)上设有顶珠(1411),所述顶珠(1411)下安装有弹簧。
可选实施例中,前后对应的两根所述下杆主杆(21)底端之间设置有横杆,横杆底部两端设有滑轮。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22)为套杆式结构,包括支撑上杆(221)和支撑下杆(222),所述支撑上杆(221)顶端通过上活节(223)转动连接在下杆主杆(21)的外侧,所述上活节(223)固定端安装在下杆主杆(21)的两边侧框上面,活动端连接支撑上杆(221)顶端,所述支撑杆(22)底端设有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未经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9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