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VC塑料管件的复合型稳定剂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86449.5 | 申请日: | 202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6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黄青松;谢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汇烽塑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57 | 分类号: | C08K5/57;C08K5/12;C08K5/092;C08L75/04;C08L91/00;C08L91/06;C08L2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周伟 |
地址: | 43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vc 塑料管 复合型 稳定剂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VC塑料管件的复合型稳定剂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锆类偶联剂245—265份,环氧化合物100—115份,聚氨酯35—40份,环烷基橡胶油20—25份,有机锡化合物285—300份,柠檬酸稀土10—15份,石蜡基橡胶油15—20份,重钙50—60份,邻苯二甲酸单酯稀土10—15份,异山梨醇9—10份。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无机铅及其化合物带来的污染问题,而且透明性好,耐受性好,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稳定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PVC塑料管件的复合型稳定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PVC塑料管件中加入稳定剂,主要是为了防止或缓解这种塑料管件在高温塑化加工过程中产生分解,及在制品成型后使用过程中,环境中的光和氧对其作用,使其产生化学变化,而改变这种制品的性能,缩短制品的使用寿命;另外,PVC塑料管件在加工前加入稳定剂,也会降低PVC塑料管件加工成型制品的难度。
现有技术中,塑料管件用复合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1210304150.2)公开了一种复合稳定剂,原料中含有铅盐,当塑料管件回收或处理时,会带来铅污染,环境中的无机铅及其化合物十分稳定,不易代谢和降解,与此同时,复合稳定剂的透明性不好,耐受性一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VC塑料管件的复合型稳定剂及其制备工艺,不仅解决了无机铅及其化合物带来的污染问题,而且透明性好,耐受性好,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PVC塑料管件的复合型稳定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锆类偶联剂245—265份,环氧化合物100—115份,聚氨酯35—40份,环烷基橡胶油20—25份,有机锡化合物285—300份,柠檬酸稀土10—15份,石蜡基橡胶油15—20份,重钙50—60份,邻苯二甲酸单酯稀土10—15份,异山梨醇9—10份。
作为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锆类偶联剂255份,环氧化合物107.5份,聚氨酯37.5份,环烷基橡胶油22.5份,有机锡化合物292.5份,柠檬酸稀土12.5份,石蜡基橡胶油17.5份,重钙55份,邻苯二甲酸单酯稀土12.5份,异山梨醇9.5份。
作为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锆类偶联剂245份,环氧化合物100份,聚氨酯35份,环烷基橡胶油20份,有机锡化合物285份,柠檬酸稀土10份,石蜡基橡胶油15份,重钙50份,邻苯二甲酸单酯稀土10份,异山梨醇9份。
作为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锆类偶联剂265份,环氧化合物115份,聚氨酯40份,环烷基橡胶油25份,有机锡化合物300份,柠檬酸稀土15份,石蜡基橡胶油20份,重钙60份,邻苯二甲酸单酯稀土15份,异山梨醇10份。
作为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锆类偶联剂260份,环氧化合物110份,聚氨酯36份,环烷基橡胶油23份,有机锡化合物280份,柠檬酸稀土12份,石蜡基橡胶油18份,重钙56份,邻苯二甲酸单酯稀土12份,异山梨醇9.5份。
作为优选的,所述有机锡化合物为甲烷基锡化合物、乙烷基锡化合物或丙烷基锡化合物中的一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PVC塑料管件的复合型稳定剂的制备工艺,包括:
R1:将上述原料中锆类偶联剂、环氧化合物和重钙按照配比加入混料机中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料J;
R2:将混合料J加入到反应釜中于100—115℃下进行反应,反应后温度降至80—90℃按配比加入聚氨酯、有机锡化合物和异山梨醇进行保温,得到反应料K;
R3:将所述反应料K降温至60—70℃,然后按配比加入环烷基橡胶油、石蜡基橡胶油、邻苯二甲酸单酯稀土和柠檬酸稀土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成品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汇烽塑管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汇烽塑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6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