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系统的塑料催化降解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80874.3 | 申请日: | 2023-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4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贤文;刘志鑫;张宇轩;张明慧;蔡敬昆;杨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H02S20/3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元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49 | 代理人: | 聂永旺 |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控制系统 塑料 催化 降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系统的塑料催化降解装置,所述追踪光源供能组件形成向塑料催化降解顶盖组件供能的追光供能结构,所述塑料催化降解底筒组件与塑料催化降解顶盖组件之间形成一套完整的内压感应式塑料催化降解筒结构,在塑料催化降解筒内压增高,此时内压会将第二内封活塞顶起,此时第二顶紧滑杆顶部的电连接接触板向电阻棒的顶部滑动,使得电阻棒实际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变小,此时第一输料电机、第二输料电机和搅拌电机输入电流变小,此时塑料催化降解原料送入量和搅拌速度都下降,强制反应速度变慢,保证实际塑料催化降解使用时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系统的塑料催化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为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新能源是比较环保的能源,新能源一方面是能源的创造,比如太阳能等,另一方面新能源在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塑料是比较常见的基础材料,如果不对塑料进行充分利用,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也不符合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环保且使用安全的塑料催化降解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现有的降解装置多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或常规的电力供应,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就需要可靠且稳定的电力供应,现有的降解装置为了保证环保性,多使用太阳能的方式进行供电,但是实际使用时,为了确保太阳能板能得到最大最优的光照条件,需要采用智能的控制方式实时调整太阳能板的光照朝向,但是现有的太阳能板朝向调节机械结构过于复杂,维护和制造成本高,因此急需一种简单的机械结构,来解决智能控制时活动动作的完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系统的塑料催化降解装置,具有环保且使用安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系统的塑料催化降解装置,包括塑料催化降解顶盖组件,所述塑料催化降解顶盖组件下方设置有塑料催化降解底筒组件,且塑料催化降解顶盖组件一侧设置有追踪光源供能组件,所述追踪光源供能组件形成向塑料催化降解顶盖组件供能的追光供能结构,所述塑料催化降解底筒组件与塑料催化降解顶盖组件之间形成一套完整的内压感应式塑料催化降解筒结构;
所述塑料催化降解顶盖组件包括塑料催化降解顶盖,所述塑料催化降解顶盖顶部设置有内压感应管、反应高压泄气管、搅拌电机和电阻棒,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催化降解搅拌杆,所述反应高压泄气管内部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内封圈台和第一带孔限位盘,且反应高压泄气管内滑动设置有第一顶紧滑杆,所述第一顶紧滑杆上设置有第一内封活塞和第一顶紧弹簧,所述内压感应管内部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内封圈台和第二带孔限位盘,且内压感应管内滑动设置有第二顶紧滑杆,所述第二顶紧滑杆底部设置有第二内封活塞和第二顶紧弹簧,且第二顶紧滑杆顶部设置有电连接接触板,所述反应高压泄气管底部一侧设置有高压泄气侧管;
所述追踪光源供能组件包括支撑机架和追光臂杆,所述支撑机架顶部和中部分别设置有伺服电机和追光调节球槽座,所述追光臂杆顶部和中部分别设置有供能太阳能板和追光调节球头,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杆上设置有握滑套,所述供能太阳能板的四角均设置有光敏电阻。
优选的,所述塑料催化降解底筒组件包括塑料催化降解底筒,所述塑料催化降解底筒底部设置有出料泵,且塑料催化降解底筒顶部设置有横向进料筒,所述横向进料筒上设置有竖向进料筒和第一输料电机,所述竖向进料筒顶部设置有存料斗,所述存料斗上设置有第二输料电机,所述横向进料筒端部设置有封堵顶推弹簧和封堵板。
优选的,所述塑料催化降解顶盖和塑料催化降解底筒之间形成一套完整的塑料催化降解筒结构,所述反应高压泄气管作为塑料催化降解筒产生气体后内压的泄压管结构,所述内压感应管作为塑料催化降解筒产生气体后内压的感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08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