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材应变裂纹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80781.0 | 申请日: | 202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2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海;张肖凯;彭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65 |
代理公司: | 徐州安智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8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材 应变 裂纹 检测 装置 系统 | ||
1.一种木材应变裂纹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包括携带箱(1)和空心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块(2)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3),两个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口(4),所述固定口(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5),所述双向丝杆(5)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两个L形板(6),所述双向丝杆(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蜗轮(7)、所述空心块(2)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蜗杆(8),所述空心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9);
所述蜗轮(7)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所述蜗轮(7)与蜗杆(8)之间相啮合,两个所述L形板(6)的内侧壁设置有两个卡紧机构(10),所述空心块(2)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结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材应变裂纹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机构(10)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L形板(6)内侧壁的第一U形块(101)、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U形块(101)内侧壁的两个第一滚轮(102)、开设在L形板(6)内侧壁的调节槽(103)、转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槽(103)内底壁的螺纹杆(104)、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104)外侧壁的滑块(105)、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105)一侧的第二U形块(106)、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U形块(106)内侧壁的第二滚轮(107)、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U形块(106)一侧的第一电机(108);
所述调节槽(103)位于所述第一U形块(101)的一侧,所述调节槽(103)与所述滑块(105)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107)的轴心延伸至所述第二U形块(106)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电机(10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材应变裂纹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11)包括固定在所述空心块(2)后侧的检测块(111)、开设在检测块(111)底部的检测槽(112)、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测槽(112)内顶壁的第一电动伸缩杆(113)、固定连接在第一电动伸缩杆(113)输出端的感应器(114)、开设在空心块(2)内部的敲动腔(115)、开设在所述敲动腔(115)内侧壁的开口(116)、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口(116)内侧壁的固定杆(117)、固定连接在所述敲动腔(115)内顶壁的第二电动伸缩杆(118)、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输出端(118)的敲动锤(119)、开设在所述敲动锤(119)锤杆一侧的连接口(120);
所述连接口(120)与固定杆(117)之间相活动连接,所述敲动腔(115)位于所述检测槽(112)的一侧,所述控制器(9)、第一电机(108)、第一电动伸缩杆(113)、感应器(114)、第二电动伸缩杆(118)之间通过第一线路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材应变裂纹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蜗杆(8)的顶端延伸至空心块(2)的顶部,且两者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2)输出端与所述蜗杆(8)的顶端相固定,所述第二电机(12)与所述控制器(9)之间通过第二线路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材应变裂纹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形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3),两个所述螺纹杆(104)的顶端延伸至L形板(6)的顶部,且两者之间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电机(13)的输出端与两个所述螺纹杆(104)的顶部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电机(13)与所述控制器(9)之间通过第三线路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材应变裂纹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箱(14),所述电池箱(14)位于所述第二电机(12)的一侧,所述电池箱(1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5),所述电池箱(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电口(16),所述充电口(16)与所述蓄电池(15)以及所述控制器(9)之间通过第四线路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807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腰果仁饼粕中获得蛋白和淀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