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属性的动态强前向安全盲签名方案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69772.1 | 申请日: | 2023-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薛庆水;卢子譞;李玉霞;张天昊;崔天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陈加宾 | 
| 地址: | 2014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属性 动态 安全 签名 方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属性的动态强前向安全盲签名方案,涉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消息所有者向系统提出签名请求,对待签名消息进行处理,等待系统生成签名密钥;生成签名密钥成功后,消息所有者对待签名消息进行盲化操作,得到盲化后的消息发送给签名者;签名者判断签名者属性是否满足访问结构;消息所有者接收盲化后的消息签名,使用去盲化函数输出最终签名。具有签名效率高的优点,并且能够实现签名成员定期更新私钥的能力,具有强前向安全性;同时无可信中心与第三方加密模块,解决了现存的第三方可信中心的权威欺诈问题并且能够保证消息所有者的匿名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属性的动态强前向安全盲签名方案。
背景技术
伴随网络通信与移动智能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终端用户数量也在逐年扩大,根据有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相比于2021年12月统计结果提升1.4个百分点。在该环境下,电子支付上存在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签名匿名化与用户长期使用主公钥安全已称为现阶段研究的重点。针对这两个重点,现已研究出多种新算法,用来适用于特定的数字签名的需求,但这些研究还有很多局限性,以及特定的数字签名新功能还未实现:
(1)签名者对原消息的盲化问题
(2)信任问题,包括认证权威机构、可信中心、第三方加密模块等
(3)指定签名者问题
(4)长期使用主密钥易被窃取问题
(5)签名效率问题
(6)属性是否与签名密钥一起更新问题
属性(t,n)门限盲签名,基于门限方法限制签名成员必须大于等于t个成员才可以产生合法有效的签名,可以很好的避免了单点故障的问题,但签名者的密钥生成和必须由一个密钥生成中心(第三方)存在,所以在门限的基础上如何实现消息所有者发送的消息签名者不可见(盲化/匿名性)是基于电子支付等环境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现阶段基于属性的盲签名方案中,多数具有第三方的存在,且多数基于双线性配对映射,计算开销过大,签名效率低下,并且没有对密钥进行更新操作,无法保证签名者使用的长期主密钥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基于属性的动态强前向安全盲签名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基于属性的动态强前向安全盲签名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属性的动态强前向安全盲签名方案,其包括,消息所有者向系统提出签名请求,对待签名消息进行处理,等待系统生成签名密钥;系统生成签名密钥成功后,消息所有者对待签名消息进行盲化操作,得到盲化后的消息发送给签名者,得到坐标发送给验证者;签名者判断签名者属性是否满足访问结构,当满足时,签名者使用签名函数计算得到盲化后的消息签名,并发送给消息所有者;消息所有者接收盲化后的消息签名,使用去盲化函数输出最终签名,最终得到对原消息的签名。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属性的动态强前向安全盲签名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方案包括SETUP模块、KEYGEN模块、EXTRACT模块、BLIND模块、UNBLIND模块、SIGN模块、UPDATE模块以及VERIFY模块。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于属性的动态强前向安全盲签名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签名请求通过多种状态码的形式传递,对待签名消息通过哈希函数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69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国产卫星高光谱数据的掩膜方法
- 下一篇:降低污染的冷染染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