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独立式低功耗可燃气体报警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57566.9 | 申请日: | 2023-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1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艾亮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孚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 |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伍志祥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功耗 可燃 气体 报警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式低功耗可燃气体报警器,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一电容、蜂鸣器、第一电位器、第二电阻、气敏电阻、第四电位器、第一三极管、第二光电三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光电三极管、第六三极管,所述第一电位器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电位器抽头端和第一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一电容一端。本发明解决可燃气体报警器动态功耗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独立式低功耗可燃气体报警器。
背景技术
可燃气体报警是对单一或多种可燃气体浓度响应的探测器,其原理是当可燃气体进入探测器时,气敏电阻内部铂丝表面引起氧化反应,使铂丝的温度升高,而铂丝的电阻率会发生变化,不同温度系数的电阻变化会出现不同情况,例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电阻值,反之则增加,现有技术中因直接采用交流转直流或直接采用交流降压的方式和气敏电阻及报警电路连接,这种电路是无法对传气敏电阻的信号进行采集调制,使整体电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动态功耗过高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立式低功耗可燃气体报警器,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三运算放大器U3、第一电容C1、蜂鸣器LS1、第一电位器R1、第二电阻R2、气敏电阻R3、第四电位器R4、第一三极管D1、第二光电三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光电三极管D5、第六三极管D6,所述第一电位器R1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电位器R1抽头端和第一三极管D1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D1发射极和第一电容C1一端、第二电阻R2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连接,第一三极管D1基极和第二光电三极管D2发射极连接,第二光电三极管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耦合封装,第二光电三极管D2集电极和电源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阳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阳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和第五光电三极管D5耦合封装,第五光电三极管D5集电极和电源连接,第五光电三极管D5发射极和气敏电阻R3极板一端连接,气敏电阻R3极板另一端和第三运算放大器U3同相端连接,气敏电阻R3加热极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反相端和第四电位器R4抽头端连接,第四电位器R4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输出端和第六三极管D6基极连接,第六三极管D6集电极和电源连接,第六三极管D6发射极和蜂鸣器LS1一端连接,第一电位器R1另一端、第一电容C1另一端、第二电阻R2另一端、第三发光二极管D3阴极、第四发光二极管D4阴极、气敏电阻R3加热极另一端、第四电位器R4另一端、蜂鸣器LS1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七NMOS管D7、第八NMOS管D8、第九三极管D9、第十三极管D10,所述第七NMOS管D7栅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连接,第七NMOS管D7漏极和第八NMOS管D8漏极、电源连接,第八NMOS管D8栅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连接,第八NMOS管D8源极和第五电阻R5一端、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第九三极管D9集电极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六电阻R6另一端和第十三极管D10基极连接,第十三极管D10集电极和第七电阻R7一端、第八电阻R8一端、第七NMOS管D7源极连接,第七电阻R7另一端和第九三极管D9基极连接,第八电阻R8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九三极管D9发射极、第十三极管D10发射极和接地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所述第九电阻R9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九电阻R9另一端和第十电阻R10一端、第七NMOS管D7漏极、第八NMOS管D8漏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一端和第七NMOS管D7栅极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一端和第八NMOS管D8栅极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孚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孚谷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7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