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粪产碱杆菌SZ-220101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351182.6 申请日: 2023-04-04
公开(公告)号: CN116240148B 公开(公告)日: 2023-09-08
发明(设计)人: 阮彦楠;李舒;王志远;番华彩;曹卫东;付利波;王应学;王伟;陈华;陈检锋;尹梅;郑泗军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20;A01P3/00;A01P21/00;A01G13/00;A01G7/06;C12R1/05
代理公司: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代理人: 孙盟盟
地址: 650205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粪产碱 杆菌 sz 220101 及其 防治 植物病害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粪产碱杆菌SZ‑220101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所述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faecalis)SZ‑22010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No:62996。所述粪产碱杆菌SZ‑220101经过实验验证能够显著的抑制植物病菌,尤其是香蕉枯萎病病菌,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了一条环保、简单、有效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粪产碱杆菌SZ-220101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内生菌是一个多样性丰富的微生物类群,是植物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作用于土壤生态过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植物-内生菌共生体系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的某一阶段生活在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内,对植物组织没有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或细菌,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内生菌与植物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内生菌可促进植物生长及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拮抗有害微生物,是开发和利用微生物肥料和菌剂的有效菌种资源,植物内生菌是人类开发自然的另一微生物资源宝库,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农业、环保、医药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绿色环保针对性强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已成为植物病害防治的热点,而内生菌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防菌,因而利用其拮抗病原微生物的性能进行病害防治有几个优点。首先,和抗病育种相比,拮抗性内生菌能够起到类似抗病基因的作用而不需要进行抗病基因的分离以及相关的转基因试验操作,节省时间和资金,也不需要考虑转基因食品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其次,内生菌防治病害药害相对较低,且原料的获取广泛易得,对环境友好安全、选择性强,利用它进行病害防治具有更稳定的防效效果。第三,内生菌可以在植物体内稳定存在,少量接种即可长期起到防病效果,且豆科植物内生固氮菌还具有固氮效果,可以为作物提供氮肥,一些内生菌还有解磷解钾的功能,所以,内生菌具有多功能的作用,优势明显。

植物内生细菌生防机制主要有产生抗生素、竞争生态位和营养、诱导宿主产生系统抗性、灭活病菌萌发因子、产生胞外酶溶解病原菌细胞壁和降解毒素等几种方式。

光叶苕子(ViciavillosaRothvar.)为豆科植物,其生长快,生物量大,粗蛋白含量高,是优良的饲料作物。同时其固氮能力强,也是一种优质的绿肥作物和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绿色农业的有效技术支撑。目前,作为南方农田常用的一种冬季绿肥,不仅能充分利用农田冬闲时期的水、光、热和土地资源,翻压还田为农作物提供养分,起到化肥减施的效果,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苕子根系发达,主根入土0.5~1.2m,主根明显,侧根多,而且在南方酸性土壤环境下根瘤多,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

现目前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存在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且药剂在杀死病原菌的同时也抑制有益菌的生长,破坏土壤的微生态,对农田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应用内生菌防治植物病害已经有很多的报道,但有关运用光叶苕子内生菌防治植物病害在国内外还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光叶苕子内生拮抗菌,粪产碱杆菌SZ-220101,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faecalis)SZ-22010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996。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粪产碱杆菌SZ-220101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植物病害包括真菌性枯萎病。

优选的,所述真菌性枯萎病包括香蕉枯萎病。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粪产碱杆菌SZ-220101在植物促生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植物促生通过粪产碱杆菌SZ-220101的固氮、解磷和产铁载体能力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51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