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火钢筋机械连接套筒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7980.1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5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伟;周云;陈焕德;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荣盛特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C19/00;B21B19/04;B21C23/21;C22C38/02;C22C38/20;C22C38/24;C22C38/26;C22C38/28;C22C38/38;C21D11/00;C21D1/42;C21D1/63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孙姗 |
地址: | 2156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钢筋 机械 连接 套筒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耐火钢筋机械连接套筒的生产方法,将盘条经拉拔矫直、挤压成型、螺纹攻丝、梯度淬火和低温回火工序制备成套筒;盘条中,C0.35~0.42%,Si 0.12~0.25%,Mn 1.6~2.0%,Cr 0.25~0.35%,Nb 0.10~0.15%,V0.04~0.08%,Ti 0.02~0.05%,Cu 0.15~0.25%,B 0.001~0.003%,P≤0.02%,S≤0.02%,N 0.01~0.02%,余Fe和杂质;FRE=[Nb]+1.5[Cr]+0.8[V]+0.5[Ti]+0.1[Cu],FRE为0.60~0.75%,所得套筒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火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火钢筋机械连接套筒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逐渐向大型化、高层化的方向发展,基于安全性能考虑,对其防火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通常采用大量的热轧钢筋,目前GB/T 37622-201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耐火钢筋》已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热轧钢筋的耐火性能作出了规定。
但是仅仅采用具有耐火性能的热轧钢筋还远远不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通需要采用钢筋机械连接套筒对热轧钢筋进行机械连接,当火灾发生时,套筒一旦失效将严重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因此需要制备出具有耐火性能和优良强韧性的钢筋机械连接套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钢筋机械连接套筒的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耐火钢筋机械连接套筒的生产方法,将盘条经拉拔矫直、挤压成型、螺纹攻丝、梯度淬火和低温回火工序制备成套筒;其中,
所述盘条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 0.35~0.42%,Si 0.12~0.25%,Mn 1.6~2.0%,Cr 0.25~0.35%,Nb 0.10~0.15%,V 0.04~0.08%,Ti 0.02~0.05%,Cu 0.15~0.25%,B 0.001~0.003%,P≤0.02%,S≤0.02%,N 0.01~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耐火性指数FRE=[Nb]+1.5[Cr]+0.8[V]+0.5[Ti]+0.1[Cu],FRE为0.60~0.75%;
所述拉拔矫直工序中,将所述盘条拉拔至设定尺寸后送至矫直机上进行矫直,而后根据设定的套筒长度进行切割精整,得到套筒毛坯;
所述挤压成型工序中,对拉拔矫直后的套筒毛坯进行穿孔,穿孔后根据套筒直径进行等6角、等8角或者等12角挤压成型;
所述螺纹攻丝工序中,利用自动攻丝机对挤压成型后的套筒毛坯进行螺纹攻丝,螺纹角度为75°。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梯度淬火工序中,对螺纹攻丝后的套筒进行感应加热,加热温度为900~950℃,加热时间为3~5min;随后进入第一盐浴炉进行等温淬火,淬火温度为600~680℃,淬火时间为10~25min;之后转入第二盐浴炉进行等温淬火,淬火温度为400~460℃,淬火时间为8~15min;之后进行油淬火,淬火油温度为30~50℃,冷速为0.1~0.5℃/s。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温回火工序中,将梯度淬火后的套筒送入马弗炉中进行回火,回火温度为200~250℃,回火时间为20~40min,回火结束后留在马弗炉中冷却至室温,冷速≤1℃/s。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条经依序进行的铁水预脱硫、电炉冶炼、LF精炼、连铸、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工序制备而成。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铁水预脱硫工序中,对高炉铁水进行KR法预脱硫,脱硫终点的铁水中S≤0.01%,脱硫渣的扒渣率≥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荣盛特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荣盛特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7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