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汽车高压通断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1341.4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4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其达;张欢欢;陈磊;刘健豪;任建华;张庆峰;杨启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衣爱丽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高压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高压通断控制方法,包括,通过BMS对高压互锁电路进行自检,判断高压互锁电路的故障,如果故障未出现,允许上高压,如果出现故障,禁止高压上电;高压互锁电路包括:MC继电器的87号脚与压缩机控制器的9号脚连接;压缩机控制器的内部将其9号和8号脚联通后,压缩机控制器的8号脚与BMS低压接插件的11号脚连接;BMS低压接插件的内部将其11号脚和12号脚联通后,BMS低压接插件的12号脚与多合一低压接插件的15号脚连接;多合一低压接插件的内部将其15号脚和26号脚联通后,多合一低压接插件的26号脚与VDC的126号脚连接。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可合理地实现对高压电源的通断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高压通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环保意识提升,绿色节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市场规模逐步增大。相对于传统汽车而言,新能源汽车包含更多的高电压、大电流电器部件,包括电动压缩机、高压加热器、DCDC、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电池包及电池控制器、集成式电源总成等高压系统,这使得新能源汽车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率和零排放等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性的隐患。
目前主流电动汽车电压平台普遍在400V左右,同时基于用户对于快充缩短的需求,800V的超级快充高电压平台已经出现;400V的工作电压以及达到数百安培的电流的工作场景对于高压用电的考验越来越大。
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
目前主流方式是采用具备互锁端子的高压连接器连接各高压系统,通过检测各高压部件的高压连接器连接状态监控高压回路是否存在故障,即对连接于新能源汽车高压线路的低压线束进行检测,该低压线束将整车各高压连接器进行串联,通过对该低压线束上的互锁信号检测对高压线路的状态进行监测。
整车控制器的HV Enable引脚直接连接到低压继电器控制端,动力电池内部的3个高压继电器(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和预充电继电器)的负极连接到所有高压连接器的后面,即高压互锁回路的末端,这样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整车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高压互锁回路直接断开电池内部的3个高压继电器从而切断整个高压回路。当整车控制器和高压回路的各个控制单元检测正常,可以上电工作后,由整车控制器控制低压继电器闭合,12V低压电源通过KL30接通,电池箱内部的3个继电器闭合,整个高压回路接通。
现有技术的缺点:
如果低压继电器发生粘连,整车控制器则只能通过LBC断开继电器,无法直接断开高压回路,这种情况下高压回路的安全防护完全依赖于LBC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来保证。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高压通断控制方法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高压通断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高压通断控制方法,包括,高压上电请求方法;
所述高压上电请求方法包括:通过BMS对高压互锁电路进行自检,判断高压互锁电路的故障,如果所述故障未出现,允许上高压,如果出现所述故障,禁止高压上电;
所述高压互锁电路包括:MC继电器的87号脚与压缩机控制器的9号脚连接;所述压缩机控制器的内部将其9号和8号脚联通后,压缩机控制器的8号脚与BMS低压接插件的11号脚连接;所述BMS低压接插件的内部将其11号脚和12号脚联通后,BMS低压接插件的12号脚与多合一低压接插件的15号脚连接;所述多合一低压接插件的内部将其15号脚和26号脚联通后,多合一低压接插件的26号脚与VDC的126号脚连接。
可选地,所述故障包括:连接器未完全插入和连接器进水导致绝缘阻值低。
可选地,所述高压上电请求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13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