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乏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1160.3 | 申请日: | 202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1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8/00;F24D19/00;F24D19/10;F01K19/00;F01K7/32;F24D103/13;F24D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封瑛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乏汽 余热 梯级 供热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乏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及方法,属于余热利用技术领域。所述全乏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多级加热装置,多级加热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热网循环水回水,多级加热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热网循环水供水,多级加热装置的换热热源来自600MW及以上等级超临界直接空冷三缸四排汽机组的乏汽,多级加热装置将乏汽与热网循环水回水进行换热,以实现加热热网循环水回水的目的。多级加热装置分别接收来自机组的不同乏汽,通过乏汽的热源加热热网循环水回水,提高供热能力、供热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全乏汽梯级供热系统以及一种全乏汽梯级供热方法。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的冷端损失是电厂热力系统的最大损失。纯凝机组汽轮机排汽损失可占燃料总发热量的40%以上。汽轮机排汽损失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说是废热排放,但对于低品位的建筑采暖而言,则构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如果汽轮机乏汽余热能够充分回收用于供热,将大幅提高电厂的供热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带来巨大的节能效益、环保效益与社会效益。加强余热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是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由于煤炭价格较高,火力发电厂面临极为严峻的经营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向城市供热、向企业供工业抽汽等,成为电力企业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
6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特别是超临界机组已逐渐成为当前我国火力发电行业的主力型机组,且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均为空冷机组,与常规的300MW等级供热机组相比,汽轮机中排压力较高,直接抽汽供热影响经济性,有部分进行低压缸高背压或双背压改造的600MW机组,乏汽余热未能全部利用,一部分排汽仍需继续排空冷岛,造成冷源损失。而且低负荷运行时,存在运行方式不灵活,供热经济性差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乏汽梯级供热系统以及一种全乏汽梯级供热方法,该全乏汽梯级供热系统对600MW及以上等级超临界直接空冷三缸四排汽机组产生的乏汽全部回收利用,将乏汽的热源加热热网循环水回水,辅助供热,提高供热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乏汽梯级供热系统以及一种全乏汽梯级供热方法,该全乏汽梯级供热系统对600MW及以上等级超临界直接空冷三缸四排汽机组产生的乏汽全部回收利用,将乏汽的热源加热热网循环水回水,辅助供热,提高供热经济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乏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应用于600MW及以上等级超临界直接空冷三缸四排汽机组,所述全乏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多级加热装置,多级加热装置的输入端连接热网循环水回水,多级加热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热网循环水供水,多级加热装置的换热热源来自600MW及以上等级超临界直接空冷三缸四排汽机组的乏汽,多级加热装置将乏汽与热网循环水回水进行换热,以实现加热热网循环水回水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多级加热装置包括:
一级加热装置,所述一级加热装置的换热热源来自于超临界直接空冷三缸四排汽机组的常规背压低压缸的常规背压乏汽;
二级加热装置,所述二级加热装置的换热热源来自于超临界直接空冷三缸四排汽机组的高背压低压缸的高背压乏汽;
三级加热装置,所述三级加热装置的换热热源来自于提质处理后的超临界直接空冷三缸四排汽机组的高背压低压缸的高背压乏汽;
四级加热装置,所述四级加热装置的换热热源来自于超临界直接空冷三缸四排汽机组的小汽轮机做功后的乏汽;
五级加热装置,所述五级加热装置的换热热源来自于减温减压处理后的超临界直接空冷三缸四排汽机组的中压缸的乏汽;以及
热网循环泵,所述热网循环泵用于循环加热后的热网循环水回水以及升压一级加热装置与二级加热装置汇流后的热网循环水回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1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清洁功能的烹饪器具
- 下一篇:渗漏水流防冻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