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空气储能与火电机组耦合的发电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27227.6 | 申请日: | 2023-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7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郑少雄;杜文斌;薛志恒;张朋飞;赵鹏程;杨可;何欣欣;陈会勇;雷开元;孙伟嘉;吴涛;孟勇;赵杰;王伟锋;赵永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1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空气 火电 机组 耦合 发电 系统 | ||
1.一种压缩空气储能与火电机组耦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模块(100)、压缩空气发电模块(200)以及储气罐(20);
所述储气罐(20)的进气口连通空气压缩模块(100)的出气管路,所述储气罐(20)的出气口连通压缩空气发电模块(200)的进气管路;所述空气压缩模块(100)以及压缩空气发电模块(200)连接火电机组;
所述空气压缩模块(100)包括电机(5)、若干组压缩机以及压缩模块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均与电机(5)连接,所述压缩模块换热器的入气口连接上一组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所述压缩模块换热器的出气口连接下一组所述压缩机的入气口;
所述压缩空气发电模块(200)包括发电机(19)、若干组膨胀机以及发电模块换热器;所述膨胀机均与发电机(19)连接,所述膨胀机的入气口连接上一组所述发电模块换热器的出气口,所述膨胀机的出气口连接下一组发电模块换热器的入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模块(100)的出气管路上设置有调节阀(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电机组的热水入水口连通所述压缩模块换热器的出水口;所述火电机组的热水出水口连通所述发电模块换热器的入水口;
所述火电机组的凝结水出水口连通所述压缩模块换热器的入水口;所述火电机组的凝结水入水口连通所述发电模块换热器的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模块(100)中的压缩模块换热器的出气口通过空气压缩模块(100)的出气管路连通储气罐(20)的进气口;所述压缩空气发电模块(200)中的发电模块换热器的入气口通过压缩空气发电模块(200)的进气管路连通储气罐(20)的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组压缩机中的位于末级的压缩机的压缩比低于其余压缩机的压缩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模块(100)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第三压缩机(3)、第四压缩机(4)、电机(5)、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三换热器(8)、第四换热器(9);
所述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第三压缩机(3)、第四压缩机(4)均与电机(5)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1)的出气口连通第一换热器(6)的入气口,所述第一换热器(6)的出气口连通第二压缩机(2)的入气口;所述第二压缩机(2)的出气口连通第二换热器(7)的入气口,所述第二换热器(7)的出气口连通第三压缩机(3)的入气口;所述第三压缩机(3)的出气口连通第三换热器(8)的入气口,所述第三换热器(8)的出气口连通第四压缩机(4)的入气口;所述第四压缩机(4)的出气口连通第四换热器(9)的入气口,所述第四换热器(9)的出气口连通储气罐(20)的入气口;所述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三换热器(8)、第四换热器(9)的入水口均与火电机组的凝结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三换热器(8)、第四换热器(9)的出水口均与火电机组的热水入水口连通;
所述压缩空气发电模块(200)包括第五换热器(11)、第六换热器(12)、第七换热器(13)、第八换热器(14)、第一膨胀机(15)、第二膨胀机(16)、第三膨胀机(17)、第四膨胀机(18)、发电机(19);
所述第一膨胀机(15)、第二膨胀机(16)、第三膨胀机(17)、第四膨胀机(18)均与发电机(19)连接;所述第八换热器(14)的入气口连通储气罐(20)的出气口,所述第八换热器(14)的出气口连通第四膨胀机(18)的入气口,所述第四膨胀机(18)的出气口连通第七换热器(13)的入气口;所述第七换热器(13)的出气口连通第三膨胀机(17)的入气口,第三膨胀机(17)的出气口连通第六换热器(12)的入气口;所述第六换热器(12)的出气口连通第二膨胀机(16)的入气口,所述第二膨胀机(16)的出气口连通第五换热器(11)的入气口;所述第五换热器(11)的出气口连通第一膨胀机(15)的入气口,所述第一膨胀机(15)的出气口排出压缩空气;所述第五换热器(11)、第六换热器(12)、第七换热器(13)、第八换热器(14)的入水口均与火电机组的热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五换热器(11)、第六换热器(12)、第七换热器(13)、第八换热器(14)的出水口均与火电机组的凝结水入水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72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