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池箱编号调整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21138.0 | 申请日: | 2023-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尹彦秋;陈海彬;叶卫国;李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小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B60L53/80;G01R31/327 |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王宏 |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编号 调整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电池箱编号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电池控制单元BCU和电池管理单元BMU等两个功能模块,其中BCU单元负责检测电池箱对应的自锁开关(Self_locking)和拨码开关(DIP)状态,并对照预设的电池箱编号调整流程对电池箱进行编号,然后对电池箱的编号状态进行判别;在判断已完成电池箱编号的调整后,BCU单元将新的电池箱编号信息予以固化,并通过既定的CAN协议报文上传给BMU单元,BCU单元同步将相新的电池箱编号信息通过硬线传给显示屏向操作人员进行直观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箱编号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具体步骤,BCU在上电过程中周期性检测自锁开关Self_locking的状态,当BCU获取到自锁开关“Self_locking=0”的状态时,BCU将不会对DIP开关的状态调整进行响应,即BCU仍将按照前次调整后的电池箱编号信息上传至BMU,同步的仍将原电池箱编号信息通过硬线传给显示屏予以显示;
同步的,BCU检测到自锁开关“Self_locking=0”的状态持续超过预设周期后,BCU进入异常或故障处理机制,BCU将停止上电并上报故障至BMU;
同步的,当BCU获取到自锁开关“Self_locking=0”的状态时,BCU应将自锁开关信号“Self_locking=0”的状态信息通过硬线传给显示屏予以显示;
当BCU获取到自锁开关“Self_locking=1”的状态时,BCU即对DIP开关值进行周期性持续检测,只有当BCU获取到当前DIP开关状态处于有效值时,BCU对获取到的DIP开关值进行存储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电池箱编号信息上传至BMU,同步的将相新的电池箱编号信息通过硬线传给显示屏予以显示;
同步的,BCU获取的DIP开关值无效时,且持续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周期性时间,BCU进入异常或故障处理机制,BCU将停止上电并上报故障至BMU;
同步的,当BCU获取到自锁开关“Self_locking=1”的状态时,BCU应将自锁开关信号“Self_locking=1”的状态信息通过硬线传给显示屏予以显示;
当BCU执行完一次电池箱编号调整流程后,按照预设周期持续检测自锁开关Self_locking的状态,当BCU检测到自锁开关“Self_locking=1”的状态时,BCU继续按照预设周期持续检测自锁开关Self_locking的状态;
同步的,当BCU检测到自锁开关“Self_locking=0”的状态时,BCU按照前述既定流程重新开始电池箱编号调整流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箱编号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池箱编号调整过程中BMU检测到两个或多个电池箱编号同号的情况时,BMU将故障信息上传给相应的电池管理组合仪表,并进行声光报警。
4. 一种用于电池箱编号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BCU(Battery ControllerUnit:电池控制单元)、自锁开关Self_locking、DIP开关、显示屏和外接端口;其中自锁开关Self_locking、DIP开关、显示屏都通过硬线与BCU相连, BCU通过外接端口的CAN线和硬线与BMU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池箱编号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锁开关Self_locking、DIP开关为分体式结构或集成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池箱编号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IP开关为旋钮式或拨档式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池箱编号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屏为TFT液晶屏或段码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池箱编号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端口为单独的低压通信接口或者高低压集成式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池箱编号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给BCU单元供电的为BMU单元或整车电源或外接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小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小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11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轻卡车架总成仿真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北斗的地表裂缝监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