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噪导流罩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8753.6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5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文;姚琦;杨航;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万双艳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噪导流罩,包括多个双颈部消声单元,双颈部消声单元包括第一颈部腔、声学腔和第二颈部腔;第一颈部腔通过声学腔与第二颈部腔连通;第一、二颈部腔的截面面积分别小于声学腔的截面面积;第一颈部腔、第二颈部腔分别与大气连通;各双颈部消声单元的消声频率不同。上述降噪导流罩中设置双颈部消声单元,使声波通过时能在热粘性作用下促使一部分声能向热能转换,相比于现有穿孔板,能增强消声效果,同时各双颈部消声单元的消声频率不同,使多个双颈部消声单元的消声频率相互耦合而达到宽频降噪的效果,相比于现有穿孔板,降噪效果更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于上述降噪导流罩的设计方法,能加强降噪效果、实现宽频降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音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噪导流罩,还涉及一种降噪导流罩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风机为传统的流体机械,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各个方面,如能源、汽车、航空等。风机在实现散热功能的同时,也由于其高速旋转引起周围介质压力脉动产生较高的气动噪声。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风机的气动噪声,通常在风机导流罩上设置穿孔板,但穿孔板受限于自身孔径、穿孔率,吸声频带的宽度较窄,难以实现宽频降噪。
因此,如何优化导流罩的结构,以便实现宽频降噪,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降噪导流罩,其设有双颈部消声单元,使声波在热粘性作用下促使一部分声能向热能转换,增强消声效果,同时各双颈部消声单元的消声频率不同,使多个双颈部消声单元的消声频率相互耦合而达到宽频降噪的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降噪导流罩的设计方法,能加强降噪效果、实现宽频降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噪导流罩,包括多个双颈部消声单元,所述双颈部消声单元包括第一颈部腔、声学腔和第二颈部腔;所述第一颈部腔通过所述声学腔与所述第二颈部腔连通;所述第一颈部腔、所述第二颈部腔的截面面积分别小于所述声学腔的截面面积;所述第一颈部腔、所述第二颈部腔分别与大气连通;
各所述双颈部消声单元的消声频率不同。
优选的,上述降噪导流罩中,所述双颈部消声单元中,所述第一颈部腔和所述第二颈部腔位于所述声学腔的同侧,或位于所述声学腔相对的两侧。
优选的,上述降噪导流罩中,所述降噪导流罩包括盖板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环形侧壁和封在所述环形侧壁一端的底板;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环形侧壁的另一端;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板围成内部空间;
各所述双颈部消声单元的声学腔分别布置于所述内部空间;所述盖板开有与所述声学腔连通的透孔,该透孔为第一颈部腔;所述底板开有与所述声学腔连通的透孔,该透孔为第二颈部腔;所述声学腔与所述第一颈部腔、所述第二颈部腔分别一一对应。
优选的,上述降噪导流罩中,所述声学腔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呈环形分布,并排布成一圈或多圈。
优选的,上述降噪导流罩中,所述内部空间由隔板分隔为多个互不联通的空间,各空间分别为所述声学腔。
优选的,上述降噪导流罩中,所述隔板包括环形隔板和平直隔板,所述环形隔板位于所述环形侧壁内;所述平直隔板由所述环形侧壁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并穿过所述环形隔板。
优选的,上述降噪导流罩中,所述环形隔板为多个,并逐个套设;所述平直隔板为1个,或者所述平直隔板为多个,并于最内部的所述环形隔板内相互交叉。
优选的,上述降噪导流罩中,降噪导流罩用于风机;所述双颈部消声单元位于所述风机的轴向一侧,或者所述双颈部消声单元布置于所述风机外周。
优选的,上述降噪导流罩中,所述降噪导流罩为声学超材料导流罩。
一种降噪导流罩的设计方法,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导流罩,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8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