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填充墙砌体组装式吊线施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3454.3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7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军;李仕进;汪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B08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九川知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491 | 代理人: | 陈俊 |
地址: | 101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 墙砌体 组装 吊线 施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吊线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填充墙砌体组装式吊线施工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的支撑组件,同一侧的一组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吊线组件;吊线组件包括安装杆,同一侧的两个安装杆的中部设置有空心杆,两个安装杆互相靠近的一端均滑动连接在空心杆内,两组安装杆的相对侧均设置有侧槽,侧槽滑动插接有滑动柱,滑动柱置于侧槽外部的一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吊绳,吊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吊锤,安装杆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粗糙的金属刮片;还能够通过推动滑动柱,使得滑动柱能够沿侧槽的内壁进行滑动,从而调整吊绳的位置,便于对墙体的垂直度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线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填充墙砌体组装式吊线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房屋荷载包括人、家具、物品、机械设备的重量及楼板、墙体和本身自重等。砌在框架内的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除负担本身自重外,不承受其他荷重。为减轻框架荷重,应尽量采用轻质墙,如用泡沫混凝土砌块或空心砖砌筑。一般框架以现场浇筑居多,为了加速工程进度,节约模板与顶撑,也可采取部分预制部分现浇,或柱梁预制接头现浇的施工方式。
框架结构房子工序如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柱梁板)→屋面板→填充墙→屋面工程→楼地面工程→内墙粉刷→门窗工程→外墙粉刷→零星工程→室外工程。
填充墙的过程中需要水泥与沙子混合填充在两个砖头之间,以便使得砖头之间更加的稳定,在填充墙的过程中同时需要通过吊线使得填充过程中墙体更加垂直,避免墙体出现倾斜现象,工地常见的吊线检测多通过施工人员手提吊线的一端进行间接性观察并进行校准,此校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是间歇性通过检测人员进行观察检测并校准,无法及时的发现墙体的倾斜,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墙体的倾斜,后续的校准较为麻烦,每一层砖的水平度也需要进行校准,一般工作人员每砌一层砖都需要进行拉线校准,操作过程较为繁琐。
2、填充墙的过程中置于两块砖之间的水泥与沙子的混合物在挤压的过程中会从缝隙中溢出,如果不进行清理,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在干燥后置于外部的沙砾可能会掉落,同时干燥后的水泥也会出现掉落的情况,在刮风天气干燥的水泥会呈小颗粒状被风吹起,分散到空气中,使得工地的含尘量增加,影响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在墙体填充的过程中不能对墙体垂直度以及水平度实时监测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填充墙砌体组装式吊线施工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填充墙砌体组装式吊线施工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的支撑组件,同一侧的一组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吊线组件;
所述吊线组件包括安装杆,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安装杆的中部设置有空心杆,两个所述安装杆互相靠近的一端均滑动连接在空心杆内,两组所述安装杆的相对侧均设置有侧槽,所述侧槽滑动插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置于侧槽外部的一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吊绳,所述吊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吊锤,所述安装杆的侧壁固定设置有粗糙的金属刮片。
具体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抓手,所述安装架的侧壁设置有贯穿导向孔,所述安装杆穿过贯穿导向孔,且安装杆与贯穿导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安装架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固定连接有移动板,安装孔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控推杆,所述电控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侧壁,所述安装杆置于安装孔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侧壁,所述移动板的侧壁中部转动连接有平稳轮,所述平稳轮与安装孔的内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3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