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材料加工的免烧陶粒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0075.9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2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峰;陈改花;陈会鹏;李红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郑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合肥蓝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7 | 代理人: | 陶志国 |
地址: | 4548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加工 陶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材料加工的免烧陶粒砂的方法,包括固定加工设备,所述固定加工设备的一侧电性连接有控制端,所述固定加工设备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加工设备的侧面嵌入安装有输料侧板,所述输料侧板的一侧嵌入安装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轴心、固定套板以及侧面板和弧形拨动板,利用其几者的相互配合,利用连接底板顶端的弧形拨动板的底面与固定圆盘的内壁顶端处表面贴合接触,使得弧形拨动板在连接底板的带动下进行旋转,使其能够有效的保证处于固定圆盘顶端的陶粒砂载冷却过程中,能够被充分打散,避免陶粒砂堆积在一起进行自然冷却,引发材料的冷却结块,内部空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矸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为一种废材料加工的免烧陶粒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冶金工业固废材料日益增多,对环境产生污染,而在石油压裂中又大量应用陶粒砂,在制砂烧砂过程中大量产生二氧化碳污染环境,一般制陶粒砂主要以冶金工业固废材料制粉为主要材料,或辅以卡粘强剂,催化剂或发泡剂等材料制成陶粒砂现有的冶金固废材料加工免烧陶粒砂的制造方法是:1.将冶金固废材料磨成(100目-800目)细粉;2.将冶金固废材料粉中加入粘合剂,催化剂等材料;3.将粉制成10-80目的陶粒砂;4.在常温(或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放置24小时以上,通过冶金固废(陶粒砂)材料自我凝结化学反应,形成有一定支撑强度和密度的陶粒砂。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现有技术在对免烧陶粒砂进行常温固化式,由于处于高温状态下的陶粒砂之间存在较强的吸附性和粘连性,大批的陶粒砂堆积在一起进行自然冷却,会造成降温后,大量的原材料会粘连在一起,从而引发材料的冷却结块,以及内部空洞的问题,及其不利于装置的加工质量,以及整体设备的加工效率,同时也容易引起物料结块后粘连并堵塞到设备内腔中,从而造成堵塞。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废材料加工的免烧陶粒砂的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性价值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材料加工的免烧陶粒砂的方法,通过驱动轴心、固定套板以及侧面板和弧形拨动板,利用其几者的相互配合,利用连接底板顶端的弧形拨动板的底面与固定圆盘的内壁顶端处表面贴合接触,使得弧形拨动板在连接底板的带动下进行旋转,使其能够有效的保证处于固定圆盘顶端的陶粒砂载冷却过程中,能够被充分打散,避免陶粒砂堆积在一起进行自然冷却,会造成降温后,大量的原材料会粘连在一起,从而引发材料的冷却结块,以及内部空洞的问题,及其不利于装置的加工质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材料加工的免烧陶粒砂的方法,包括固定加工设备,所述固定加工设备的一侧电性连接有控制端,所述固定加工设备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加工设备的侧面嵌入安装有输料侧板,所述输料侧板的一侧嵌入安装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固定圆盘的侧面嵌入安装有支撑侧架,所述支撑侧架的另一端镶嵌安装有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转动套接有驱动轴心,所述固定板的顶端镶嵌安装有支撑顶端架子,所述支撑顶端架子的表面嵌入连接有固定套圈,所述驱动轴心的另一端固定有驱动电机。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轴心的底端部固定套装有限位盘,所述驱动轴心的顶端固定套装有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套板的左右两侧均镶嵌安装有侧面板,所述侧面板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口,且滑动槽口的形状呈长条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槽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圆柱,所述固定圆柱的顶端螺纹安装有螺纹底柱,所述螺纹底柱的顶端镶嵌安装有旋转把,所述旋转把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条板,所述螺纹底柱的外部面嵌入安装有限位顶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圆柱的侧面嵌入安装有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圆孔,所述连接底板的顶端可拆卸套接有弧形拨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郑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郑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00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