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面料、面料加工装置及面料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07498.5 | 申请日: | 2023-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9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郑恩德;吴珍;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敏思睿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M15/263;D06M15/53;D06M11/83;D06M15/568;D06M15/256;D06N3/12;D06N3/04;D06N3/14;D06M101/32;D06M101/3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智慧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9 | 代理人: | 周波琴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面料 加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抗静电面料,包括:面料基层与抗静电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静电层设置在面料基层的表面,所述抗静电层上设置有预定路径的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导电纤维,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微球;
所述微球内部设置有抗静电剂,所述微球能够进行微爆,所述微球微爆过程中释放内部的抗静电剂,所述抗静电剂与导电纤维混合,并填充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层包括聚酯纤维、高分子纤维、竹炭纤维、纳米纤维、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表面嵌入设置有若干个金属颗粒,若干个所述金属颗粒均布设置在所述微球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金属颗粒包括多个第一金属颗粒与多个第二金属颗粒,多个所述第一金属颗粒与多个所述第二金属颗粒交叉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颗粒与所述第二金属颗粒的电阻率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包括:丙烯酸甲酯55-60%;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5-30%、纳米银3-6%;聚乙二醇5-10%,交联剂10-15%、光引发剂2-5%;或,
所述抗静电层包括:六甲撑二异氰酸酯10-30%、甲苯二异氰酸酯25-55%、聚醚多元醇10-20%、助溶剂1-5%,聚四氟乙烯3-8%;表面活性剂2-5%;聚乙烯醇5-10%,交联剂15-20%、光引发剂5-10%。
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面料加工装置,包括:控制组件、输送组件与滑动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多个线圈与至少一个电流控制器,所述电流控制器与所述线圈电性连接,所述电流控制器用于控制线圈的磁场强度;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移动辊以及设置在移动辊外侧的移动皮带,所述移动皮带用于输送面料基层;
所述滑动模组配合连接有加工板,所述加工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吹气孔与多个出料口,所述吹气孔与所述出料口间隔设置,通过控制所述吹气孔用于将面料基层吹扫并形成预定路径的凹槽,通过控制所述出料口用于将微球投掷至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述的一种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线圈并列设置,所述线圈为高频线圈,两个以上的线圈通电后形成交合磁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模组包括X导轨、Y导轨与Z导轨,所述Z导轨配合连接在所述X导轨上,所述Z导轨能够沿所述X导轨滑动,所述Y导轨一端配合连接在所述Z导轨上,所述Y导轨能够沿Z导轨滑动,所述Y导轨上配合连接有Y滑块,所述Y滑轨一端的底部铰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底部连接有第一旋转臂,所述第一旋转臂端部连接有相机,所述Y滑块顶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顶部设置有第二旋转臂,所述加工板铰接在所述第二旋转臂端部,所述相机与所述加工板均能够旋转。
10.一种面料加工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7-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输送组件将面料基层输送至滑动模组一侧,通过控制加工板底部的吹气孔对面料基层进行吹扫,通过控制不同位置处的吹气孔,使面料基层的表面形成预定路径的凹槽;
S2,通过控制出料口向凹槽内等间距投掷若干个微球;
S3,通过电流控制器控制线圈的磁场强度,使微球发生微爆,微球微爆过程中,释放微球内的抗静电剂,使抗静电剂沿凹槽流动并填充凹槽;
S4,通过相机对面料基层表面进行拍照,检测面料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当平整度小于预定平整度时,记为缺陷位置;
S5,获取缺陷位置信息,通过滑动模组调整加工板位置至缺陷位置,并通过出料口再次投掷若干个投掷微球,对缺陷位置进行抗静电剂补充,直至平整度大于预定平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敏思睿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敏思睿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74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