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跟随且同时避障的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4869.4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5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曲元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丽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人 跟随 同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跟随同时避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根据所述机器人当前位置与目标的位置关系,规划导航路径;
S2:根据机器人当前的状态,进行路径向前仿真;
S3:根据评价指标对每条仿真路径进行评分;
S4:选取得分最高的路径得到控制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人的跟随同时避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根据所述机器人当前位置与目标的位置关系,规划导航路径,包括:
S11:通过深度相机获取目标在map坐标系下的位置;
S12:将目标位置作为机器人导航的目标点的位置发送给movebase;
S13:将目标点输入到局部规划器;
S14:对局部代价地图进行处理;
S15:规划参考路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人的跟随同时避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2:根据机器人当前的状态,进行路径向前仿真,包括:
S21:获取所述机器人当前状态;
S22:生成采样集;
S23:生成仿真路径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器人的跟随同时避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3中,用户设定仿真步长还有总的仿真时间;假设机器人在总的仿真时间内匀速运动,对总的采样集内每个速度往前仿真,从而得到向前仿真路径集;包括以下步骤:已知机器人当前位姿(x0,y0,θ0),仿真步长Δt,仿真线速度与角速度(vi,ωk),那么使用下方代码更新仿真路径中每个路径点的位置与朝向,
pi,k=[(x0,y0,θ0) (xi,k,1,yi,k,1,θi,k,1) … (xi,k,m,yi,k,m,θi,k,m)]
xi,k,j+1=xi,k,j+vi·Δt·cos(θj)
yi,k,j+1=yi,k,j+vi·Δt·sin(θj)
θi,k,j+1=θi,k,j+ωk·Δt
其中,j=0,1,...,m其中m·Δt≤tsim,tsim为仿真的总时长;相同的总时长的情况下,仿真步长越大,则路径的精度越低,但计算量越小。选择合适的步长,避免计算耗时超过控制周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人的跟随同时避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3:根据评价指标对每条仿真路径进行评分,这一步骤中,所述评价指标包括:
a)获取代价地图上的代价值;
b)最终位姿的角度;
c)与路径的贴合程度;
d)所述机器人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e)远离障碍物的代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机器人的跟随同时避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b)最终位姿的角度的获取方法为:获取最后一个点的位姿的朝向角ψ,以及最后一个点的指向目标位置的向量的角度φ,评价项a为判断两个角度之差的绝对值其中θmax表示用户期望的最大偏差角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机器人的跟随同时避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与路径的贴合程度的方法包括:
其中dend为仿真路径最后一个点离目标点的距离,d2max表示用户期望的最大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丽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森丽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48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地生态围护结构
- 下一篇: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