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03320.3 | 申请日: | 2023-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1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杨振燕;王志辉;周才军;曾依峰;罗燕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F16/532;G06F16/583;H04L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范腊梅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同态 加密 识别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1.一种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采集到的待识别人脸图片进行向量编码,得到人脸特征向量;
获取预设的人脸参考数据库,分别对所述人脸参考数据库中的人脸参考数据及所述人脸特征向量进行整型转换,得到转换参考数据及转换特征向量;
基于同态加密算法对所述转换参考数据进行同态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参考数据;
对所述转换特征向量进行维度压缩处理,得到压缩特征向量,根据所述压缩特征向量对所述加密参考数据进行双重筛选处理,得到筛选参考数据,将所述筛选参考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作为所述待识别人脸图片对应的人脸身份标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人脸参考数据库中的人脸参考数据进行整型转换,得到转换参考数据,包括:
分别识别所述人脸参考数据库中人脸参考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
将所述人脸参考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转换为整数类型,得到转换参考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同态加密算法对所述转换参考数据进行同态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参考数据,包括:
从所述转换参考数据中任意选择两个转换参考数据作为待加密明文;
获取加密函数,利用所述加密函数对待加密明文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参考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转换特征向量进行维度压缩处理,得到压缩特征向量,包括:
将所述转换特征向量分割为预设空间上的乘积,并对所述预设空间上的乘积进行映射处理,得到映射集合;
将所述映射集合中的映射数据作为压缩特征向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压缩特征向量对多个所述加密参考数据进行双重筛选处理,得到筛选参考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压缩特征向量与所述加密参考数据进行初始比对处理,得到初始比对结果;
以所述转换特征向量作为筛选标准对所述初始比对结果进行再次筛选,得到筛选参考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加密参考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加密参考数据进行密文存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识别人脸图片进行向量编码,得到人脸特征向量,包括:
获取预训练模型,所述预训练模型包含正向编码器和反向编码器;
利用所述预训练模型中的正向编码器和反向编码器对所述待识别人脸图片进行编码处理,得到人脸特征向量。
8.一种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向量编码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待识别人脸图片进行向量编码,得到人脸特征向量;
整型转换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人脸参考数据库,分别对所述人脸参考数据库中的人脸参考数据及所述人脸特征向量进行整型转换,得到转换参考数据及转换特征向量;
同态加密模块,用于基于同态加密算法对所述转换参考数据进行同态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参考数据;
双重筛选模块,用于对所述转换特征向量进行维度压缩处理,得到压缩特征向量,根据所述压缩特征向量对所述加密参考数据进行双重筛选处理,得到筛选参考数据,将所述筛选参考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作为所述待识别人脸图片对应的人脸身份标识。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识别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同态加密的人脸识别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电子商务安全证书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33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