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动态调配双液浆配比的注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1785.5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7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王蓥森;王博;王康;屠文锋;鹿伟;张耀磊;胡浩;谢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F17/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刘天柱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调配 双液浆 配比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注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动态调配双液浆配比的注浆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浆液配比调节单元,包括两个通过带进行传动的锥形带轮,两个锥形带轮的旋转轴线平行且反向安装,两个锥形带轮均设有若干轮槽,通过调节带安装在不同轮槽的位置以调节两个锥形带轮之间的传动比,锥形带轮分别驱动两个吸浆活塞做相应速度比例的运动,进而控制双液浆比例;双液浆混合仓,内设搅拌机构,双液浆混合仓配置两吸浆活塞,两锥形带轮分别驱动两吸浆活塞运动;监测单元,设于双液浆混合仓出口端且用于实时监测注浆参数;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两个锥形带轮可控制双液浆比例,并且通过设置的监测单元可动态调整双液注浆的压力和流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注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动态调配双液浆配比的注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受深大断裂、岩溶、富水软弱地层等不良地质影响,突水突泥、塌方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工程与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注浆是隧道与地下工程地质灾害治理的主要方法,因其具有地质适应性强、操作灵活便捷、工期造价可控等优势,在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当隧道开挖揭露大流量、高流速突涌水时,普通水泥单液浆难以实现有效封堵,工程上通常采用水泥-水玻璃、水泥-黏土、水玻璃-铝酸钠等双液材料进行注浆治理。为最大程度地提升注浆效率与治理效果,施工中需根据地质条件与工程情况,合理选择双液浆配比,并动态调整浆液的初、终凝时间、黏度等参数。在实际工程中,双液注浆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由两台单液注浆泵同时工作以完成双液灌注,但该方式无法灵活调配双液浆比例,且两种浆液的混合的均匀性难以保证;其二是采用双液注浆泵,不管是常用的单缸活塞双作用注浆泵还是双缸活塞双作用注浆泵,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浆液配比相对固定、注浆系统结构复杂、注浆操作工艺繁琐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动态调配双液浆配比的注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浆液配比相对固定、注浆系统结构复杂、注浆操作工艺繁琐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动态调配双液浆配比的注浆装置,包括:
浆液配比调节单元,包括两个通过带进行传动的锥形带轮,两个锥形带轮的旋转轴线平行且反向安装,两个锥形带轮均设有若干轮槽,通过调节带安装在不同轮槽的位置以调节所述两个锥形带轮之间的传动比,锥形带轮分别驱动两个吸浆活塞做相应速度比例的运动,进而控制双液浆比例;
双液浆混合仓,内设搅拌机构,所述双液浆混合仓配置两所述吸浆活塞,两所述锥形带轮分别驱动两所述吸浆活塞运动;
监测单元,设于所述双液浆混合仓出口端且用于实时监测注浆参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锥形带轮其中一个为主动轮,另一个为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配置有驱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不同传动比可采用同一根带调节,各所述轮槽均设有传动比标记。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带配置有张紧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浆活塞与所述锥形带轮之间设置旋转转直线运动机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浆活塞腔体与所述双液浆混合仓之间设置单向阀。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可旋转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设置若干搅拌叶片。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搅拌杆朝向浆液进口和出口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双液浆混合仓出口端设有监测单元,包括流量计和压力计,用于注浆过程中的流量、压力进行实时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17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