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器人辅助制造的随动冷却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98062.4 | 申请日: | 2023-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7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吕明达;杨伟华;王纯;姜春竹;马江宁;周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5/00;F25D31/00;F25D2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器人 辅助 制造 冷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机器人辅助制造的随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控制盒(2)、转向机构(3)、冷却喷嘴(4)和温度传感器(5),所述控制盒(2)、所述转向机构(3)均通过所述连接板(1)与机器人末端工具(100)连接,所述冷却喷嘴(4)、所述温度传感器(5)均安装于所述转向机构(3)且同步转动;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5)用于将实时测量到的工件表面的冷却温度传送至所述控制盒(2),所述控制盒(2)用于根据当前机器人末端工具(100)的轨迹驱动所述转向机构(3)转动至预设位置,以及,所述控制盒(2)用于调节所述外部冷却系统(300)的冷却介质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辅助制造的随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2)内安装有通讯模块(201)、温度控制模块(202)及驱动模块(203);
所述通讯模块(201)用于获取所述机器人末端工具(100)的运动轨迹信息;
所述温度控制模块(202)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5)、所述外部冷却系统(300)连接,且用于向所述外部冷却系统(300)反馈当前冷却温度以实现对冷却介质流量调控的闭环控制;
所述驱动模块(203)用于在所述通讯模块(201)的指令下,根据当前机器人末端工具(100)的轨迹驱动所述转向机构(3)转动至预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辅助制造的随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向机构(3)对称安装于所述连接板(1)的两侧,所述连接板(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机器人末端工具(100)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人辅助制造的随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向机构(3)均通过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块(203)调整对应的所述冷却喷嘴(4)、所述温度传感器(5)转动至所述预设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辅助制造的随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喷嘴(4)为不锈钢万向管,且用于连接外部压缩空气气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辅助制造的随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5)为红外测温传感器,且用于测量冷却区域内的表面温度点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人辅助制造的随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201)为ARM单片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人辅助制造的随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202)通过加装电磁阀,与所述温度传感器(5)构成冷却介质控制系统。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器人辅助制造的随动冷却装置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随动冷却装置与外部冷却系统连接;
根据工艺要求,通过转向机构(3)调整冷却喷嘴(4)的初始冷却位置及温度传感器(5)的测量位置;
启动工业机器人(200)执行加工程序至加工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工业机器人(200)执行加工程序至加工完成,具体为:
所述工业机器人(200)启动加工程序,所述转向机构根据解析的运动文件调整匹配目标冷却区域,反馈调整冷却介质流量,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加工任务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80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