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候性高分子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4843.6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5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凯;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晟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B29B9/06;B29B9/12;C08L67/02;C08K5/09;C08K5/13;C08K3/22;C08K3/26;C08K3/38;C08K3/34;C08K5/3435;C08K5/34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候性 高分子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耐候性高分子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稳定剂制备;步骤二,原料称取;步骤三,初步干混;步骤四,熔融混合;步骤五,超声消泡;步骤六,造粒挤出;步骤七,包装储存;本发明通过硬脂酸、双酚A、三氧化二锑、碳酸钙、硼酸锌和陶土的使用,增强了高分子材料的稳定性和耐热、耐油性能;通过光稳定剂UV‑622和紫外线吸收剂UV‑P混合制备成稳定剂,增强了高分子原料的耐热和耐暴晒的能力,通过黄粉和白粉的加入,便于调节自然光线,通过初步干混对原料进行初步混合,随后利用熔融混合对原料进行混合,配合超声波处理,保证了各个原料的充分混合,并且超声处理去除了原料中的气泡,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耐候性高分子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也称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有其他添加剂所构成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多种多样,功能和用途也各不相同,高分子在日用、化工、消防等等多个领域均有应用,从而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有的高分子材料的耐候性较差,稳定性不高,并且在户外使用时,高温和暴晒会导致耐热性下降,软化甚至是变形的情况出现,大大降低了材料的稳定性,并且现有的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比较单一,在室内使用时,无法做到调节自然光线、透景、阻挡紫外线和产生黄光,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实用性,并且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原料辅料众多,混合过程中出现混合不均分层的现象,降低了产品生产的品质,并且材料内部容易出现气泡和气孔,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候性高分子材料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耐候性高分子材料,配方包括:PVC树脂、PVC粉体、涤聚酯纤维、二辛脂、稳定剂、黄粉、白粉、阻燃剂、抗氧剂、M-800、EVA、增塑剂、硬钙、PE蜡、三氧化二锑和碳酸钙,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22-28份的PVC粉体,8-10份的涤聚酯纤维,9-11份的二辛脂,0.7-1.2份的稳定剂,0.08-0.2份的黄粉,0.04-0.06份的白粉,0.03-0.05份的阻燃剂,0.02-0.03份的抗氧剂,0.1-0.3份的M-800,0.2-0.5份的EVA,0.1-0.3份的增塑剂,0.08-0.12份的硬钙,0.04-0.06份的PE蜡,0.8-1.2份的三氧化二锑和5-7份的碳酸钙。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由光稳定剂UV-622和紫外线吸收剂UV-P按照1∶1的重量份数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22份的PVC粉体,8份的涤聚酯纤维,9份的二辛脂,0.7份的稳定剂,0.08份的黄粉,0.04份的白粉,0.03份的阻燃剂,0.02份的抗氧剂,0.1份的M-800,0.2份的EVA,0.1份的增塑剂,0.08份的硬钙,0.04份的PE蜡,0.8份的三氧化二锑和5份的碳酸钙。
优选的,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25份的PVC粉体,9份的涤聚酯纤维,10份的二辛脂,1份的稳定剂,0.1份的黄粉,0.05份的白粉,0.04份的阻燃剂,0.025份的抗氧剂,0.2份的M-800,0.3份的EVA,0.2份的增塑剂,0.1份的硬钙,0.05份的PE蜡,1份的三氧化二锑和6份的碳酸钙。
优选的,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28份的PVC粉体,10份的涤聚酯纤维,11份的二辛脂,1.2份的稳定剂,0.2份的黄粉,0.06份的白粉,0.05份的阻燃剂,0.03份的抗氧剂,0.3份的M-800,0.5份的EVA,0.3份的增塑剂,0.12份的硬钙,0.06份的PE蜡,1.2份的三氧化二锑和7份的碳酸钙。
耐候性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稳定剂制备;步骤二,原料称取;步骤三,初步干混;步骤四,熔融混合;步骤五,超声消泡;步骤六,造粒挤出;步骤七,包装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晟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晟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4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姜功胃安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封边条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