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NO供体型HDAC抑制剂、组合物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3220.7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3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方方;高鑫;马晓东;韩京晶;柴化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1/08 | 分类号: | C07D271/08;A61K31/4245;A61P35/00;A61P25/28;A61P37/00;A61P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韩艺珠 |
地址: | 23001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no 体型 hdac 抑制剂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学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类NO供体型HDAC抑制剂、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抑制剂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氘代物。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该类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所述抑制剂可以用于制备抗肿瘤、阿尔茨海默症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药物。并且本发明制备的化合物均具有HDAC抑制活性,经药效学实验表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化合物可用作肿瘤、阿尔茨海默症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类NO供体型HDAC抑制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在表观遗传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通过促进组蛋白或非组蛋白的N末端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调控基因表达。HDACs家族共由18个亚型组成,根据其同源性序列可分为4类:Clas s I(HDAC1/2/3/8)、Class II(HDAC4/5/6/7/9/10)、Class III(stirtui ns 1-7)、Class IV(HDAC11)。研究表明,HDACs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肿瘤细胞血管生成;增强癌细胞对化疗和放疗的抵抗力;抑制肿瘤细胞的分化和凋亡。因此,通过抑制HDACs可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现获批上市的HDAC抑制剂(HDACis)主要为广谱HDACis,当作为单一治疗剂使用时,存在治疗效果不佳、易耐药等缺点。一氧化氮(NO)作为人体内重要的生物信使分子,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NO供体型HDAC抑制剂可在体内同时释放NO和调节HDA C的,有望增强其抗肿瘤效果并削弱或延缓HDAC单靶抑制的耐药性。
II类HDACs中的HDAC6亚型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底物特异性,其表达和功能的改变与肿瘤、阿尔兹海默症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HDAC6抑制剂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下调DNA修复蛋白水平等作用机制,发挥抗肿瘤效应;通过抑制锌离子介导的β-淀粉样蛋白聚集、促进Tau蛋白清除等作用机制,发挥抗阿尔茨海默症疗效;通过增强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维持免疫稳态,从而减缓或逆转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亚型选择性HDAC抑制剂是当前研究热点,临床用药显示,选择性抑制HDAC6或I类HDACs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广谱HDACs抑制剂抑制所有HDAC亚型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及致QT间期延长等。NO信号通路与HDACs有着密不可分的生物功能关系,可通过S-亚硝化抑制I类HDACs(HDAC1、HDAC2、HDAC8)和IIb类HDACs(HDAC6)的活性。此外,NO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且具有胃肠道保护作用,可以减轻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构建NO供体型HDAC抑制剂有望实现选择性抑制HDAC6或I类HDACs,降低毒副作用,提高其安全性。
公开号为CN104356087A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新型NO供体型HDAC抑制剂,该专利化合物为一类抗肿瘤活性较强的泛HDAC抑制剂,但其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第I类HDACs或HDAC6抑酶活性和优良的亚型选择性,且释放的NO水平不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NO释放量高且具有显著的第I类HDACs或HDAC6抑酶活性和优良的亚型选择性的NO供体型HDAC抑制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类NO供体型HDAC抑制剂,所述抑制剂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氘代物:
其中,R1选自氢、卤素、甲基、甲氧基、硝基、氰基中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3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